搜索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08-24 23:25:38 8676次浏览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模拟测试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历史试卷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满分: 60分)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学年答卷前,人教考生务必将自己的部编版统编版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年级拟试

    2.回答第Ⅰ卷时,第学答案选出每小题答案后,期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史期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中模用橡皮擦干净后,卷含解析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年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人教

    3.回答第Ⅱ卷时,部编版统编版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年级拟试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学答案

    4.测试范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期历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是某史书第一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D.抗日战争胜利

    2.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民众积极参与国家管理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土地改革法》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4.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 )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胜利曙光 D.消除剥削

    5.亨利·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可见,中国出兵朝鲜( )

    A.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彰显了中国的军事实力

    D.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6.下图是关于1950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C.工业化提升国防能力 D.准备实现全国的解放

    7.“归纳起来,当时流行的一句口号十分贴切的反映了毛泽东对出兵问题的全部考虑: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这三者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这段材料中提及的口号是 (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增加生产,厉行节约

    C.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下表为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人均土地占有情况 ( 单位:亩 )

    造成以上变化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有( )

    ① 中国由农业国转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③ 彻底摧毁地主剥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④ 确立了土地的国有制度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③ ④

    9.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10.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 集中于占全国面积不到 12% 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 “一五” 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 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 。这说明“一五”计划( )

    A.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B.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使工业布局得到了调整

    11.下列建设成就的作用是( )

    A.使我国迈入工业强国行列 B.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使我国实现了国防现代化 D.我国实现了工业品的全部国产化

    1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于1953年开始实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提前完成,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不是“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是( )

    A.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B.原子弹成功爆炸

    C.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D.青藏公路顺利通车

    13.1954年9月,李某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亲历的活动应是( )

    A.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制定人民公社会的推行办法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大改造对象的是( )

    A.工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5.如果要为下列图片拟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B.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索历程

    C.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6.以下事件中,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 公私合营 D.人民公社化

    17.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④提出的路线和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 ②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18.中国已悄然进入“民调时代”,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这将有力地促进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下列选项中阻碍了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19.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誊为( )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铁人

    20.以下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 )

    A.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模式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

    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地走向独立和复兴

    D.共产党与时俱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1.1978年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平反冤假错案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

    22.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当前比较流行的有“正能量”“5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语言流行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

    ①“大包干” ②“国企改革”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上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中央政府随后做出积极反应,给予他们的“松绑”表现在( )

    A.设立经济特区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 的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主要得益于( )

    A.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B.一国两制的推行

    C.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毗邻香港

    25.下图为韩婷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要点,以下最合适的主题是( )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 12 分,27题11分,第28题12分,共35分)

    26.艰辛探索,成就卓著

    材料一 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并且得到了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援助,到1957年底已经胜利地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完成的时候,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农业基本建设和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成就;我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蓄的提高。

    ( 1 ) 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的原因。 (3分)

    材料二

    材料三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

    ( 2 )材料二中的哪些成就能够直接证明“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3分)

    ( 3 ) 依据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的名称。(2分)这次会议的召开确立了哪一政治制度?(2分)

    ( 4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一五计划实施”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之间有何联系?(2分)

    27.某校八年级 ( 1 ) 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出一期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黑板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抗美援朝战争。

    【歌曲赏析】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2分)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2分)

    【缅怀英雄】

    材料二: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

    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2)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请你列举两个。(2分)

    (3)从英雄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他们怎样的宝贵精神?(1分)

    【扬眉吐气】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四: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4分)

    28.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2分)“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决策?(2分)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2)写出两个与深圳同一时期设立的经济特区。(2分)结合所学说明,经济特区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材料三 如下图

    (3)根据材料三,说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2分)

    材料四 中国40年来有目共睹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开放是密不可分的。开放推动了改革,促进了发展。可以说中国人民从开放当海南岛经济特区中得到了甜头。……中国将继续维护自由贸易,开放是中国的基本的国策。如果说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的话,那就是门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关上门等于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路。

    (4)请举一例说明,“中国经济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经济”(1分)根据材料四,说明我们今后如何更好的“融入世界经济”?(1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进京赶考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故选B

    2、D

    【解析】 材料中强调“各界人民代表”,“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等信息表明代表的广泛性。另外从参加的是“北平市”代表会议可知,此时新中国尚未建立,北平并没有改名为北京,故选D

    3、A

    【解析】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核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颁布制订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为《共同纲领》,故选A。 《土地改革法》1950年颁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1953年提出;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

    …………

    教学资源网八年级下册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48107.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6,009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频选择题50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无答案)

    2023年常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