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06 《记承天寺夜游》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2025-08-24 05:19:20 4471次浏览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专题06《记承天寺夜游》文学常识

    专题06 《记承天寺夜游》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①苏轼(1037一1101),专题重点注释重点中考之课字子瞻,记承号东坡居士,天寺北宋文学家。夜游译句预测言文

    专题06 《记承天寺夜游》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②因为“乌台诗案”,文学问题文轮苏轼被贬黄州,常识降职为团练副使,课后考语考点做着有职无权的年中内文闲官,却仍然乐观、复习豁达。清查本文便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专题重点注释重点中考之课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记承

    专题06 《记承天寺夜游》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1)月色入户:门。天寺

    (2)欣然起行:高兴的夜游译句预测言文样子。走。文学问题文轮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到。

    (4)怀民亦未寝:躺着休息,睡觉。

    (5)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慢走,散步。

    (6)水中藻、荇交横:交错。

    (7)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8)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们。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省略句,“欣然”前省略主语“我”)

    【答案】月光照进门,我高兴地起身走出去。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省略句,“庭下”后省略“月光”)

    【答案】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疑问句)

    【答案】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较两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二.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 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两人者.

    【乙】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 叔俱至松江②。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 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为物, 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遗矣。追思囊时,真一梦耳元丰四 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苏轼《记游松江》

    【注释】①高密:今属山东宋时称密州治诸 松江:在上海市郊。苏轼游松江是在熙宁七年(1074)知密 州之前,追记于元丰四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_____ (2)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过: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对于月色的描写,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乙文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④杂揉,屠沽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⑥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⑦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③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再:同“在”。⑦过:苏轼的小儿子。⑧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欣然:_________ (2)有老书生数人来过. 过: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欣然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I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 念:( )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

    (3)盖竹柏影 盖:( ) (4)皆可以饱 饱:(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 必能使行阵和睦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病终

    C.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谷传响

    D.月色入户 木兰当户织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 告知于帝

    B.欣然起行 虽然,受地于先王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迷,不复得路

    D.盖竹柏影也 盖以诱敌

    …………

    参考答案

    一.

    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

    …………

    教学资源网中考专题06 《记承天寺夜游》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https://www.0516ds.com/7050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8,301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专题10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第01期)

    专题05 概括人物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01 理解诗歌意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14 句子排序(真题闯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押题13 《笑对挫折》《追赶》《文学梦,我的梦》《我的青春行记》《终于迈出那一步》-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精选多主题范文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