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说明文阅读-2025年暑假预习二升三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2025年暑假预习二升三语文暑假专项培优
专题13说明文阅读
一、专题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是说明暑假升语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说明对象
1.看文题
(1)标题是文阅文暑名词性的,一般是读年说明事物的,如《松鼠》、预习优统《北京的假专立交桥》、《雄伟的项培析人民大会堂》等;
(2)而标题是抽象名词的,一般用“……方法”作标题多是编版事理性的说明文,如《统筹方法》;
(3)标题中带有疑问性的含答,常常是案解解释原因,说明事理的专题,如《什么是说明暑假升语生态系统》。
2.抓总起句、文阅文暑总结句或中心句
一般情况下,读年文段的预习优统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点明了说明对象。
3.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
(1)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2)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对象)的……(内容)。
(二)概括说明对象特征
1.看标题。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或拟人的手法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如《巍巍中山陵》
2.抓住关键句、中心句。
对于总分式、递进式结构的说明文,从中心句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如:不少说明文会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阅读时必须抓住它。如《苏州园林》一文,开头总说部分,就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后面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个布局以及局部的安排都突出了这个特点。另外,也有在过渡的句子中有具体的概括,一般用“不但,而且”这样递进关系的句子。
3.逐段阅读,综合概括。
对于非“总分”式的文段,比如并列式结构,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关键句的,要逐段提取、分析、综合,再作概括。有时,说明事物的特征不止一个;说明事理的,要注意连接词,如 “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
4.尽量采用原词,原句。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答题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三)给说明对象下定义。
答题格式:常用判断句“××是××”的句式。
先确定句子主干, 再添加表示说明对象特征、性质、功用、状态等修饰成分,注意准确、严密、简明。
(四)加标题类。
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二、说明文的顺序
(一)梳理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理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人们认识事物、事理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季节:春冬;一天:早晚 ……
以时间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或事理的说明顺序。一般有表时间的词语,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等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多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
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指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和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事物,常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
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特点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等(常综合运用)
指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成因等。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术、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我们阅读时要把握表示时间和空间的关键词语。
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阐述前因后果,为此,我们须从总体上把握说明内容。
(二)设问形式及答题格式
【题型1】某一文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解题思路:
1.找说明顺序的标志词;
2.根据说明对象判断说明顺序;
3.结合标志词和说明对象,根据文本具体分析。
【题型2】本文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讲的?
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本文对……的说明更有条理性,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理)的顺序,便于读者理解。
【题型3】xx段(句)和xx段(句)能否调换?
答题格式:
xx段(句)和xx段(句)是……顺序,这样说明更有条理性,调换后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题型4】语句、段落作用
1.开头段落作用
(1)内容:概括段意;
(2)结构: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或激发阅读兴趣。
2.其他段落结合说明方法谈
(1)通过……的说明方法;
(2)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还将几种方式糅合在一起,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所以在回答时要分清主次。
三、说明文的方法及作用
(一)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有序号:一、二、三……
标志是有“引号”
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学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
1.下定义:揭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定义要求完整,内容与对象可以颠倒。
①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作诠释:解说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并不要求完整,内容与对象不可以颠倒。
②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二)设问形式及答题格式
1.某句段运用了……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①本句运用了……(三个字)的说明方法;
②……(作用)地说明了……(说明内容);
③使读者/文章……。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猫头鹰
①夜幕降临了,山林里静悄悄的。这时候田鼠出来觅食了,猫头鹰躲在树干上,圆睁着大眼,左顾右盼,在寻找田鼠的踪迹。猫头鹰的长相真怪,猫样的脸盘,眼睛老是睁得大大的,像两个玻璃球嵌在脸上,连那黑褐色羽毛上的斑纹也有点像猫,因此人们叫它“飞猫”,但它不是猫,从那柔软的双翅、锐利而灵活的双爪,才能辨别出它是鸟。
②猫头鹰是鼠的天敌。当它看到田鼠在田野里东跑西窜偷吃庄稼时,它拍着翅膀,几乎没有一点儿声响,就来到了田鼠的头顶。田鼠刚惊觉,就已被利爪逮住。猫头鹰连抓带啄,很快就把它吞食了。
③猫头鹰捕鼠的本领特别高超,每只猫头鹰一年可消灭1000多只田鼠。它还可以吃掉无数的蝗虫、金龟子等害虫。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分辨( ) 抓住( )
足迹( ) 东张西望( )
2.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为“飞猫”?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3.用“”画出描写猫头鹰抓田鼠的句子。
4.你觉得猫头鹰是益鸟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益鸟?请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怦怦……”我们的心脏跳动得多么有力!“心”的古文字“”像一颗小爱心,是我们的祖先根据人和动物心脏的样子造出来的。
②“心”字组成的词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因为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瞧,“心”躲在大鼻子先生“自”的下面,就组成了“息”字。而气是从心里通过身子呼吸的,如果心灵不放松,不满的情绪积压在心中,心情就不好,就是“闷”。
③咦?“心”跑到哪里去了?原来它变成了“”,藏在汉字的下面。“恭”就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慕”则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调皮的“心”又变身了,这次它伸了伸腿,把自己变到了汉字的左边,成了“ ”。小朋友.你能想到哪些带有“”的字呢?
6.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短文第______自然段写了“心”字会变形,还能变成汉字下面的______和汉字左边的______。
7.我猜,_____是“息”;_____是“闷”;_____是“恭”。(填序号)
① ② ③
8.读短文,在正确的说法后打“√”,错误的打“×”。
(1)“心”字组成的词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
(2)“慕”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可以组词“爱慕”。( )
课外阅读。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一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了欢笑。
9.这棵老槐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__________、__________。
10.照样子,写词语。
例:严严实实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稀疏——( ) 弯曲——( )
…………
参考答案
1.辨别 逮住 踪迹 左顾右盼 2.猫头鹰的长相真怪,猫样的脸盘,眼睛老是睁得大大的,像两个玻璃球嵌在脸上,连那黑褐色羽毛上的斑纹也有点像猫,因此人们叫它“飞猫”, 3.当它看到田鼠在田野里东跑西窜偷吃庄稼时,它拍着翅膀,几乎没有一点儿声响,就来到了田鼠的头顶。田鼠刚惊觉,就已被利爪逮住。 4.猫头鹰是益鸟。不要破坏他们栖息环境,不要破坏地区生态而使它们的食物减少,夜间的“光污染”也会对夜间活动的动物造成影响。 5.啄木鸟、燕子。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
分辨:辨别。根据阅读文段找出近义词为:辨别。
抓住:牢牢抓住,不放松。根据阅读文段找出近义词为:逮住。
…………
教学资源网三年级上册专题13说明文阅读-2025年暑假预习二升三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10216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1,013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