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5-08-24 21:28:28 5796次浏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年学期析试卷满分:120分。人教答卷前,部编版年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统编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第次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月考语文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试题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含答

    2.作答选择题时,案解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学年学期析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人教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部编版年再选涂其他答案,统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第次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月考语文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二、三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从每年的十月中旬起,秋风秋雨连续“入驻”惠山古镇,夏的燥热_____。从国庆菊展,到红枫、银杏、乌桕的彩叶渐染,摇曳( )生姿,每到秋天,古镇迎来四面八方的游客,热闹场面不亚于草原的gōu( )火节。

    古镇上下河塘两边有许多老房子,通常老房子的院子里都会种有一些随风飘yì( )的银杏树。银杏树又被称为“公孙树”,意思是公公栽树到孙辈才能吃到果实,就是形容它长得慢。即便是到了秋天,它的叶子从浅黄变为金黄,也是相当缓慢,仿佛在恪守着自然规律的重托。是啊,慢下来不好么?岁月悠悠,修心之路,行行复行行。当你放空自己,漫步于惠山寺里六百岁的古银杏下,或是二泉书院内的红枫旁,便能感受到一种不可亵渎的肃穆。

    (1)(2分)给加点字注音。

    摇曳( )

    (2) (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飘yì_________ ②gōu火_________

    (3) (2分)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知所终 B.付之东流 C.涣然冰释 D.荡然无存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

    ①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露从今夜白,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④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豁达胸襟和奋发向上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综合活动(16分)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自古至今,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之中。枣阳市中兴中学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3.(3分)【认识文化内涵】请结合语段中划线句内容,把《周易》中的句子补充完整,以更好认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内涵。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前一句意为:上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发愤图强、刚毅坚卓、永不停息。后一句意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只有积累道德,方能容载万物、承担事业。

    4.(3分)【补写消息标题】活动中,老师给同学们读了下面一则消息,请给这则消息补上一个主标题。

    本报北京3月13日电(记者孙龙飞)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夺得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在金牌榜、奖牌榜居第一位,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秘书长赵素京表示,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践行了“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誓言,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书写了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的新篇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标题:在北京冬残奥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分)【完善演出环节】小课本,大舞台。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准备把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改编成励志课本剧,搬上舞台表演。现在把下面演出准备环节补充完整。

    ①研读课文,设计剧本。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分)【邀约自强人物】活动中,校园小记者想邀请郑心雨到中兴学校和同学们做一次面对面交流,假设安排你事先给她打电话联系活动事宜,你应该怎么说?

    郑心雨,现年19岁,湖北省残疾人游泳队运动员。她6岁时因车祸失去右腿,入选湖北省残疾人游泳队后,她刻苦训练,突破心理和身体上的障碍,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先后夺得湖北省残运会游泳冠军、全国残运会游泳季军,被誉为“汉江单腿飞鱼”并荣登2022年1月“襄阳楷模”榜。

    二(42分)

    (一)古诗文阅读。(12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①,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④矣,而力未逮⑤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⑥,后世子孙修其业⑦,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⑧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⑨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节选自《古文观止》之《义田记》)

    【注】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③常稔之田:常熟之田,良田。④是:指“养济群族之人”。⑤逮:达到。⑥殁:死。⑦修其业: 指主持义田之事。⑧充:本意是充足。这里引申为“高”的意思。⑨敛:通“殓”。死者入棺。

    7.(4分)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属予作文 ②微斯人

    ③咸施之 ④惟以施贫活族之义

    8.(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9.(2分)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殁 之 日 身 无 以 为 敛 子 无 以 为 丧

    10.(2分)【甲】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乙】文中作者高度赞扬范仲淹并表明本文写作缘由的一句是:________。

    (二)非连续性文本。(10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篇《在南京,有一种方言叫六合话》的博文被网友热议,引起了师生们关于方言的讨论。大家搜集资料后发现,方言中会有与普通话不一样的词汇。如六合方言中的“大炮筒子”,形容人性格直爽,口无遮拦;“窝里鸡”形容彼此间非常熟悉的人。这些方言,保留了原生态的地域文化,妙趣横生,充满魅力。方言研究专家刘丹青认为,方言提供了一种看待事物、感知和体验世界的独特视角,意味着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文化。

    (来自“网络改编”)

    【材料二】

    ①方言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有声“胎记”。所谓乡音难改,它唤起的是乡情与亲情。方言也是传承本土文化的载体,鲜活地记录着地方特有的历史风俗,承载着人文精神,口耳相传,代代延续。

    ②以方言独特的语汇来反映本地的生活,这样的文学往往尤为细腻传神。胡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说过:“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他还曾说:“我常常想,假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用绍兴土话做的,那篇小说要增添多少生气啊!徐志摩先生的诗里有一篇《一条金色的光痕》,是用硖石的土话作的,在今日的活文学中,要算是最成功的尝试。”五四及五四以后的学者对方言和文学语言的看法,也大都与胡适一致。

    (选自《方言》)

    【材料三】

    某论坛对“该不该让孩子学说方言”做了一个小调查,以下是网友们的跟帖:

    11.(3分)结合【材料二】和下面文段中的加点字,谈谈你对“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的理解。

    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即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范进中举》

    12.(4分)【材料三】中有网友认为不重视方言是“另一种悲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以上材料说说的理由。

    13.(3分)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就“如何保护传承方言”提出两条建议。

    (三)现代小说阅读。(12分)丢失的衣裳

    王辉

    ①张嫂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身旁趴着宠物狗花花。忽闻屋外风声骤起,天色旋即暗了下来。要下雨!张嫂赶紧放下毛衣,奔阳台收衣裳去。

    ②张嫂的手伸出阳台,正要将晾晒的衣裳往里拎,突然,身后咣的一声巨响,张嫂吓得手一哆嗦,衣裳掉下楼去。张嫂回过头来,见是茶几上的花瓶翻倒在地,花花正躲在墙角落里,用犯了错误的眼神望着主人。

    ③花花,你又闯祸了,等我捡回衣裳再收拾你。张嫂扬了扬手吓唬道。

    ④匆匆下了楼,却不见衣裳,附近转了一圈也没有。奇怪,也就一会儿工夫,怎么就没了,让大风卷上天了?张嫂嘀咕道,便顺着风向继续找。

    ⑤不远处有个驼背老头,拎着一个蛇皮袋东张西望。张嫂看见他心里就来气。这老头是个拾荒者,租住在小区车库里,不仅古里古怪,还爱管闲事。张嫂记得有一次出门遛狗,自家花花也就在路。上拉了点屎而已,别人都没吭声,就他叽叽歪歪,什么要文明养狗啦,要讲卫生啦。张嫂本来就看他不顺眼,听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回敬道:你算那根葱,也配管我。呸!抱起花花就走。

    ⑥张嫂怀疑是老头捡走了衣裳,而且就藏在那蛇皮袋里。但张嫂没抓现行,不好随便搜,万一他已转移赃物反咬她一口就麻烦了。张嫂便指桑骂槐起来。骂了一会儿,见那老头装聋作哑,拎着蛇皮袋若无其事地走了,张嫂心里更来气了,哼,做贼心虚了吧!就提高嗓门对着老头的背影骂得更凶……

    ⑦为这事张嫂气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心里堵得慌,想去看医生,却忘了医保卡搁哪儿了,翻箱倒柜地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正急得团团转,听见咚咚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满脸汗水,气喘吁吁,看了看张嫂,又看了看手中的卡片,笑呵呵地说:就是你,这回准没错。张嫂正诧异,他把一个塑料袋,连同手中的卡片一并递给张嫂:这里西是你的东西,我在车上发现的,现完璧归赵,请你查验。张嫂疑惑地接过来,仔细一查,正是自己要找的衣裳和医保卡。张嫂很奇怪,问:你是出租车司机吧,我的东西怎么会落在车里?

    ⑧中年男子笑了笑,原来,他是位货车司机,从外地过来。昨天,他的车就停在张嫂楼下,巧的是那件衣裳不偏不倚正好掉进了他的车斗里,等张嫂下了楼时,车已开走。当晚他回家后才发现,拎起衣裳,还从里面掉下一张医保卡。他担心张嫂着急,便连夜送了过来。

    ⑨张嫂恍然大悟,连声道谢,说:我正要去看病,你是怎么找到我的?他说:是一个驼背拾荒老人帮我找到的。一开始我俩还找错了单元。

    ⑩他人呢?

    ⑪他跑上跑下帮我找了半天,找到后人就不见了。真是个古怪的好老头啊!

    ⑫男子一走,张嫂回过神来,赶紧往阳台跑,她又看到了驼背老人拎着蛇皮袋在小区慢慢地走着,便匆匆下了楼。

    (选自《思维与智慧》)

    14.(4分)阅读全文,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张嫂去阳台收拾衣裳→____________→张嫂下楼找不到衣裳→___________→货车司机送还衣裳和医保卡→张嫂下楼找拾荒老人。

    15.(4分)阅读全文,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6.(4分)小说最后一段,当张嫂“又看到了驼背老人拎着蛇皮袋在小区慢慢地走着”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四)名著阅读(8分)阅读名著,完成各题。

    选段一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七月二十五日)

    (选自《艾青诗选》)

    选段二

    七月,午后酷热难耐,成群的昆虫干渴难忍,在枯萎打蔫儿的花上爬来爬去,想找点儿水解渴,而蝉却对普遍的水荒不屑一顾。它用它那如钻头般的细嘴,在自己那永不干涸的酒窖中钻了开来。它不停地歌唱着,落在一棵小树的细枝上,钻透那坚硬平滑、被太阳晒得汁液饱满的树皮。它从钻孔中把吸管插进去之后,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美滋滋地沉浸在汁液和歌声的甜美之中。

    (选自《昆虫记》)

    (1)(2分)选段一中“礁石”象征了什么。

    (2) (2分)选段二中“蝉”有哪些特点?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

    (3) (4分)两段选文都以人性观照物性,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50分)

    18.根据要求写作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不知不觉,你我已经进入到了秋深处。其实,我们的生命中何止这一秋?过往岁月里,秋天里看到的某一处景,遇到的某一个人,发生的某一件事,听到的某一首歌……是否已经镌刻在了你的心中?古今中外,写到秋的诗文不计其数,它们足否也为你心中的秋景涂抹上了别样的色彩?

    请以《遇见____的秋》为题,写一篇文章,向老师分享你的发现。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个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

    参考答案

    1. (1)yè(2) 逸 (3)D

    【解析】(1)本题考查注音。

    曳——yè,摇曳:摇荡。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yì——逸,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飘浮;飘散。

    ②gōu——篝,篝火:泛指一般在郊外地方,通过累积木材或树枝搭好的木堆或高台,点燃的火堆。

    …………

    教学资源网九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60354.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7,389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