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11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二升三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2025-08-24 23:33:08 4752次浏览

    2025年暑假预习二升三语文暑假专项培优

    专题11诗歌鉴赏

    专题11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二升三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一、专题专项诗歌基础知识

    专题11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二升三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一)定义:

    专题11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二升三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诗歌暑假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鉴赏假预解析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年暑文学体裁。

    (二)起源:

    古时候,习升信息技术不发达,语文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培优于是统编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版含口中传递。早期,答案诗、专题专项歌与乐、诗歌暑假舞是鉴赏假预解析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年暑在实际表演中总是习升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三)发展:

    《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四)古代诗歌分类

    1、按题材分类:

    (1)山水田园诗(2)边塞军旅诗(3)怀古咏史诗(4)咏物诗(5)送别怀人诗(6)羁旅思乡诗(7)闺怨诗(8)即事抒怀诗

    2、按体裁分类:

    (1)古体诗

    ①古诗唐以前的诗歌,分为四言古诗,如《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②楚辞具有浓郁楚地色彩,如《楚辞》)

    ③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

    ①绝句共4句,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一句五个字称五言,七字称七言。

    ②律诗共8句,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长篇的律诗称为排律。排律一般为五言,七言极少,如白居易的《代书诗寄微之》,全诗共100句。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3)词

    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风格主要有婉约派、豪放派。

    (4)曲

    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由宫调(曲调)、曲牌、题目组成。

    二、鉴赏角度

    (一)形象分析

    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应注意诗中选取的事物。

    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及其含义

    1.植物类

    青草:喻离恨、荒凉。

    杨花:写离情。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也象征高洁美好的品格。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丁香:愁思或相思,高贵等

    落花:时光流逝,时光不再。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杨柳: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菊花: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品格的象征。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梅花:常常是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品格的象征。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青松:它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因此常象征孤傲、正直、高洁的品格。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莲花: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又由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2.动物类

    燕子:春光美好或伤春惜时;思念亲友、羁旅情怀

    马:比喻志向或漂泊思乡之情。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猿猴:写愁绪。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乌鸦:常表现荒凉凄清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传信使者。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子规(杜鹃、布谷):常常是凄凉、哀伤、思乡的象征。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鸿雁:诗人常借雁抒情,寄寓乡愁。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寒蝉:常常成为诗人自喻清高的载体。同时,一人秋,蝉就命在旦夕,一番秋雨后,蝉便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蝉又有悲凉的意味。

    3.景物类

    春雨:喻愁绪、惆怅、人生的挫折。

    大海:喻愁绪或理想。

    月亮:寄托思念。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西风:写愁绪。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春水:写愁绪。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流水:常以水喻愁或时光的流逝。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二)语言分析

    1.语音上:音乐之美。

    2.语义上:精炼、形象、情意之美。

    3.语法上:语序颠倒,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4.语言风格和意义性: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深沉委婉、热情奔放、直朴清纯、典雅文丽、轻灵飘逸;表层义、深层义(语境义、特殊义)

    (三)写作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2.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3.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四)情感方面

    1.以抒情为主的古诗文

    2.以说理为主的古诗文

    3.以意境为主的古诗文

    常见情感: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①读诗词的题目,了解这首诗词主要写了什么。

    ②读作者所处的朝代,关注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③读注释,了解诗词中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

    ④抓住关键词句,也就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词句。

    ⑤体会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⑥细读古诗词的最后两句。一般最后两句常点明诗歌主旨,阅读时应仔细读。

    一、填空题

    1.根据学过的古诗填空。

    (1)《静夜思》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的月光,想起家乡、亲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无尽的思念之情。

    (2)《寻隐者不遇》诗人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_______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_______比隐者的_______,以_______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______________之情。

    (3)“小娃撑小艇,偷_______莲_______。”一个“偷”字突出了小孩儿的________________。“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句诗写出了小孩儿采到白莲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4)《春晓》此诗抓住诗人__________刚醒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_________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心情。

    (5)《小池》通过描写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夏天自然景观的__________之情。

    (6)这学期我学到了很多古诗,其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有:______眠不觉晓,处处闻啼______。描写夏季景色的有:小荷才露____________,早有蜻蜓____________。

    2.根据学过的古诗填空。

    (1)______明月_____,疑_________霜。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这是唐代诗人_________写的《静夜思》。

    (2)《画鸡》是__________代唐寅写的,诗中描写鸡的样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红冠________裁,满身_____________走将来。”

    (3)《池上》描绘了小娃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孩童的_________之情。

    (4)“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一个“偷”字突出了小孩儿的____________。

    (5)“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句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6)这学期我学到了很多古诗,其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有:______眠不觉晓,处处闻啼______。描写夏季景色的有:小荷才露____________,早有蜻蜓____________。

    3.日积月累。

    (1)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

    (3)二月,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我们不禁想起诗人高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莺飞_____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图片可以作为《舟夜书所见》的插图的是( )

    二、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再完成练习。

    寻隐者不遇

    松 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 ,云深 知处,

    4.补充古诗

    5.这首古诗是问答诗,是诗人拜访朋友时与童子的一段对话,后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想想诗人问了什么,结合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想象写一写。

    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子:师傅去采药了。

    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子: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我不知道他的行踪。

    6.把古诗补充完整,完成练习。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早有蜻蜓。

    (1)把古诗补充完整。从诗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文中用“ ”画出。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象,从“_____”这个词就能看出来。

    (4)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_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5)根据插图和古诗我想到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填空。

    春晓

    唐 孟浩然

    ,处处闻啼鸟。

    , 。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季节)________(时间)的景色。

    (3)我从诗中可以知道作者听到了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

    (4)联系插图我想象到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月夜 皎洁 凄清 故乡 亲人 寓问于答 焦急 白云 高洁 苍松 钦慕高仰 采 白回 天真活泼 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 早晨 早晨 热爱春天 珍惜春光 小池 热爱 春 鸟 尖尖角 立上头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的识记理解。

    (1)《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

    全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教学资源网三年级上册专题11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二升三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102156.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1,009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