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03 八上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2025-08-24 21:16:08 2197次浏览

    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

    专题03八上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

    专题03 八上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A组·中考真题训练】

    专题03 八上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专题战年中考共25题50分)

    专题03 八上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1.意大利某洞穴专家曾一个人度过了一年多暗无天日的上消地下生活后,变得情绪低落,灭易不善与人交谈,错冲刺中丧失了交际能力。考训考试这说明了( )

    ①人的练备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 系。道德下列句子反映的法治社会关系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AI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模仿人类思考、易错用回答人们的题全问题。这项技术在提供方便的国通同时,也带来隐私泄露、专题战年中考学术造假等风险。上消这启示我们( )

    ①为了人身和财产安全,灭易应远离人工智能 ②要提高媒介素养,错冲刺中合理利用网络

    ③要辨识信息内容,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自由可以划定社会规则的边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202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监督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这说明( )

    A.网络推动了民主政治进步 B.网络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C.我国扩大了民主权利内容 D.我国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

    5.“未成年模式”既是网络风险的“防火墙”,也对未成年人上网时段、时长、浏览内容等作出限制。但是,一些不法APP做起了开启“会员尊享特权”就能绕过“未成年模式”的生意,试图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并借此牟利。对此,未成年人应该( )

    ①擦亮双眼明辨是非 ②抵制网络不良诱惑

    ③养成良好生活作息 ④彻底远离网络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某些学生喜欢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课堂上偶尔也蹦出一两句。然而,网络语言良莠不齐,低俗的网络语言拉低了他们的审美水平。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做法合理的有( )

    ①禁止使用网络语言,回归常态 ②辨别网络语言词义,去粗取精

    ③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规范表达 ④营造良好语言环境,以身作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常设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提示语,提醒人们保持安静。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

    A.改变社会规则 B.扩大公民权利 C.限制人身自由 D.维护社会秩序

    8.在中央宣传部发布的2023年“诚信之星”中,有的坚持诚信经营,着力打造有品质有实力的国货品牌;有的以诚立身,身处困境仍不忘履约践诺……这说明( )

    A.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有形资产 B.讲诚信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谎

    C.在社会活动中要讲信用、守诺言 D.诚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9.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这说明( )

    ①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②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③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对应的是( )

    A.A B.B C.C D.D

    11.累犯苏某出狱不久,因抢劫路人王某的手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8个月,并罚金4000元。苏某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12.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

    ②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

    ③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行政处罚

    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近年来,一些恶性的校园欺凌案件不时刺痛人们的神经,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小明搜集到一张漫画(如下图),下列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欺凌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

    ②面对校园欺凌要讲究策略、机智应对

    ③未成年人实施欺凌行为不用负法律责任

    ④欺凌者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4.交通警察走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普法活动,宣讲以下内容。

    ◇车辆以100公里的时速行驶时,每秒钟会驶出28米左右,如果分心两秒钟,车辆就能驶出将近60米,容易发生危险。

    交通警察的宣讲让我们认识到( )

    ①上述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需要社会成员共同执法

    ②上述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要珍爱生命,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④要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自觉规范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下面“?”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出售濒危野生动物 B.殴打他人成重伤

    C.签订合同后拒发货 D.破坏铁路封闭网

    16.下列违法行为对应的法律责任正确的是( )

    A.谎报险情——刑事责任 B.破坏铁路封闭网——民事责任

    C.非法出售濒危野生动物——刑事责任 D.拾得遗失物拒绝归还——行政责任

    17.学校的模拟法庭正在审理如下案件:甲同学在操场拾到价值约50元的手表一块,失主乙同学请求甲归还,但甲拒绝归还。如果你是“小法官”,对甲的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A.属于行政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B.属于民事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C.属于一般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D.属于刑事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18.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纪守法;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这体现( )

    A.责任来自法律规定

    B.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C.承担责任一定会获得荣誉

    D.每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都是固定不变的

    19.网络世界动动手指方便快捷,但也出现了一些”按键伤人”现象。为此,国家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指导性案例,以公益诉讼推动网络平台落实监管责任,坚决惩治网络暴力犯罪,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这告诫我们( )

    (①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每个网民都要约束自己的言行

    ②网络乱象治理的关键靠诉讼

    ③预防网络犯罪,从杜绝上网行为开始

    ④应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学法、用法、守法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某中学法治社团的同学们围绕“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一问题在学校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表明,该校同学( )

    A.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B.都是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的

    C.维护合法权益的首要手段是诉讼 D.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加强

    21. 5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在台湾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指出,演习是对台湾地区领导人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是对外部势力纵容支持“台独”、干涉中国内政的严厉警告。这表明( )

    ①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不容侵犯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国家统一

    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只是人民军队的任务

    ④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俞鸿儒院士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从事风洞技术研究50余年。他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这让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从俞鸿儒身上,我们感受到( )

    ①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永攀高峰的高尚品质 ④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与奉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 “国兴我荣,国衰我耻”,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个人利益 D.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放弃个人利益

    24. “没有国家的界碑,没有边防官兵,哪里有我们的牛羊?哪里有我们安定幸福的家?”新疆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一家三代人为边防连巡逻队义务当向导,共同守边护边。这表明( )

    A.公民享有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利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D.公民应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5.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朱某某向境外违规大量出卖我国优质亲本稻种,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该案例带来的警示是( )

    ①个人的正当利益应受到法律保护

    ②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④要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组·通关训练】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1.2024年1月,来自广西南宁的11位小“砂糖橘”勇闯东北,受到了全国网友的关注。他们在索菲亚教堂欣赏建筑之美,在冰雪大世界观赏惟妙惟肖的冰雕作品,来到漠河打卡“中国最北哨位”并唱起了国歌……小“砂糖橘”们在黑龙江的游学活动( )

    ①有利于他们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②能消除南北之间的文化差异

    ③有利于他们品味美好情感 ④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谐融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搭子”是2023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有“饭搭子”,运动有“运动搭子”,做好事还有“公益搭子”。一些人认为,“搭子”是朋友之外的补充,可以帮助年轻人丰富社交、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实现情绪价值。另一些人认为,人不需要搭子,可以独立于社会存在。以下关于“搭子”的说法,你最赞同的是( )

    A.在不同的“搭子”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B.人们通过“搭子”实现情绪价值,是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结成“公益搭子”,有助于我们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D.有些人不需要“搭子”,说明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一定要与其他人产生联系

    3.随着科技的发展,AI(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AI的使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过度依赖AI不利于我们独立思维的培养 B.生活中使用AI可以替代简单重复的工作

    C.使用AI可能会泄露隐私,存在安全隐患 D.AI的使用会减少就业岗位必须全面禁止

    4.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迭代,生成式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日常生活,但由此衍生出的新骗局、新套路也在刷新人们对风险防范的认知,这背后不仅关乎广大消费者的财产安全,还潜藏着人身安全风险和隐患。这说明( )

    A.人工智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人工智能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

    C.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D.人工智能促进我们社会的进步

    5.杭州警方通报:之前群众举报的“在法国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事件系策划编造。为博取流量,网民徐某与薛某自编视频脚本,网购寒假作业,用手机自拍、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徐某、薛某作出行政处罚。对此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徐某和薛某的行为污染了网络生态,败坏了社会风气

    ②网络平台增强责任担当,就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法律“红线”不能碰

    ④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应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儿女在里头。”这首诗告诉我们( )

    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

    B.一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责任

    D.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的责任

    7.货车司机把路中央的障碍物搬走,确保其他车辆行车安全;休假的战士对倒地昏迷的老人紧急施救;两位游客联手从冰冷刺骨的河中救起落水儿童;地铁检修工每日深夜步行数公里,为地铁线路“问诊把脉”,保障人们出行安全。他们的行为表明( )

    ①社会生活中的每种角色都承担着相同的责任

    ②很多人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③担责有获得回报的权利,要更注重物质回报

    ④生命拒绝冷漠,我们要用心关切善待每个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春节前夕.河南高速硬核除雪感动无数网友。交通、公安部门联勤联动,除雪车开道,路警车辆压速带领车辆安全通过道路结冰路段;360支除雪融冰队伍、近3000台大型设备采取24小时人机轮番作业,做到边下边清、雪停路净,为每一个回家的游子打通回家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同的社会责任

    B.要勇于承担责任,传递社会正能量

    C.为了集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

    D.积极承担责任就能获得社会高度赞誉

    9.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

    A.遵法守法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B.要勇担社会责任,努力做负责任的人

    C.一个人角色不同但承担的责任相同 D.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10.下图是小李因为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信息,其中补充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

    A.刑事诉讼法、停止侵害、开除 B.治安管理处罚法、拘留、罚金

    C.民法典、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D.未成年人保护法、警告、记过

    11.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从中国法院网摘录了下列诉讼案件。你认为其中属于民事诉讼的有( )

    ②案件二:店铺改名换老板,预付卡金咋办?

    ③案件三:代书遗嘱上按手印,有法律效力吗?

    ④案件四:网约车司机运送他人偷越国境被判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

    1. A

    【详解】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认识。

    ①②:意大利洞穴专家的故事,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表明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是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故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 B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关系的类型。

    ①④:社会关系的类型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同乡、邻居属于地缘关系,①④属于一类;

    ②③: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属于血缘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属于业缘关系,②③不属于一类;

    故本题选B。

    …………

    教学资源网中考专题03 八上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https://www.0516ds.com/10284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1,415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2年中考名师总结道德与法治答题公式及解题方法

    专题02 友谊的天空-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真题】2023年南通市中考各科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淮安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河北省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前模拟试卷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