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08-24 10:17:34 8465次浏览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卷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学年学期答卷前,沪教化学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版年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上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回答第Ⅰ卷时,期末选出每小题答案后,测试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学年学期用橡皮擦干净后,沪教化学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版年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上卷含解析

    3.回答第Ⅱ卷时,期末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测试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答案

    4.测试范围:沪教版(全册)

    5.考试结束后,学年学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1.汽车尾气净化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CeO2是该过程中最重要的助剂,净化过程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eO2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B.总反应的方程式为

    C.过程①中,反应消耗的CeO2和生成的CeO(2-x)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净化过程有效的缓解了酸雨的危害

    2.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3种氧化物 B.该反应可以有效的缓解温室效应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A-x+2 B.A+x+2 C.A-x-2 D.A+x-2

    4.根据下图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B.①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①③④表示的是原子 D.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熄灭时产生黑烟,点燃黑烟,蜡烛可以复燃

    B.使用酒精灯时,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水浇灭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验前集气瓶中需放入一定量的水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为更好地利用氧气,加热到发红的木炭要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

    6.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D.由于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将其充入气飞艇

    8.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硫、磷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I、II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铁发生在I、II两类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I类反应放出热量,II类反应吸收热量

    9.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炼铁模拟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以体现CO的还原性、可燃性

    B.实验中应该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

    C.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入CO,再熄灭酒精喷灯

    D.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红色氧化铁变成黑色的铁粉

    10.下列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探究氧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B.探究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对比选择实验室制CO2的酸

    D.对比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11.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

    C.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

    12.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13.如图1所示,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装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打开夹子,用嘴向袋内缓缓吹气。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

    B.在实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76.86%

    C.200s时保鲜袋内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D.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Z

    14.某同学对前面学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①比较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时,应该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来探究实验

    ②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等,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③爱护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④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⑤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又因为空气中氮气含量大于氧气的含量,所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应该生成氮化镁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物质M和N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质X和Y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M+bN=cX+dY,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c+d

    B.取M和N各,生成X和Y的总质量不大于2Wg

    C.在反应中M和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X和Y的质量比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

    16.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该反应_______(填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

    (2)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_,是不可再生能源。汽油中加入乙醇作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会污染大气。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氮、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些城镇的家庭用一种罐装液化石油气作燃料。若厨房失火时,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____原理灭火(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温度

    (4)催化转换器可将有害气体转化为空气中的两种常见气体,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根据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 (填序号)。

    A.该反应中含氧元素的物质有3种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15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5)请用火柴、蜡烛、玻璃杯三种实验材料,设计对比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8.镉(Cd)及其化合物在电镀、电池、颜料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镉是一种“氢前金属”,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铜之间。镉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

    (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嘉选用镉、锡、铜、锌四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不会“消失”的金属是___________。

    (2)根据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H2或CO能将镉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镉

    C.镉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D.硫酸镉溶液中的硫酸锌可加入镉粉除去

    (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锌粉和镉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和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实验结果有图1、图2两种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写出一个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滤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9.图中是A、B、C、D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两种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D中x=___________。

    (3)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在微观模型A、B、C、D中,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最简比)。

    (4)、、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其数字表示的意义如图所示。、、可简写成、、。

    ①、、三种原子中,___________数目不等(填“质子”或“中子”或“电子”)。

    ②相同分子数的2H2和3H2分别与足量O2反应全部转化成H2O,生成的质量前者___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后者。

    20.水是生命之源。

    (1)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空气制水机能充分利用大气中的水分制出饮用水,主要过程如下:

    ①被过滤装置除去的有害物质的直径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滤孔直径。

    ②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压缩冷凝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的水,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的实验如图所示,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a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请完成下列实验中的问题:

    (1)实验 1,倒入紫色石蕊溶液,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软塑料瓶变瘪,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 2,用如图装置,制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

    资料:Ⅰ、 Ⅱ、

    ①反应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浓硫酸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浓硫酸是___________。

    ②反应Ⅱ中在 a 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两端同时挤出浓氨水,A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 A、B 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考虑下列问题:

    (一)依据原理,确定制取方案

    (1)依据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O2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__________,写出其中最环保最节能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反应均有CO2生成:①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②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③煅烧石灰石。实验室制取CO2通常选择方法②。不选择①的理由是__________;不选择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合理的制取装置

    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3)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

    (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O2,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写出一种组合,填序号)。

    (5)用H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进气口是___________。

    (6)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分解草酸晶体可以制得CO,但是加热时草酸晶体在分解之前先熔化成了液体。如果用这种方法制取CO,你从A、B、C中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进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该先___________,然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得到的固体属于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证明反应产物有CO2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抵达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1)着陆器上的仪器可探测水。若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水,可利用光催化分解水技术得到氧气,对人类在月球上活动意义重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二氧化碳等资源。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①为鉴别一瓶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可采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②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下列研究设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将CO2转化为O2,提高O2含量

    b.将CO2分解转化为N2,提高N2含量

    c.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

    2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钙原子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2)图中B微粒易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变成阳离子;

    (3)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字母);

    (4)图中A和C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化学的学习中会涉及到一些图形,根据不同图示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中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B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_,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若用木炭代替红磷来做这个实验,能否成功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丙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分析图后回答:

    ①写出图丙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气被称为21世纪最理想的燃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___________。

    2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如图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___________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2)表中8号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若E中x=18,则该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_。

    (4)A和B对应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中同一周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根据反应示意图可知,整个过程是一氧化碳在CeO2做催化剂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B、根据反应示意图可知,整个过程是一氧化碳在CeO2做催化剂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说法正确;

    C、过程①是一氧化碳和Ce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CeO(2-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反应消耗的CeO2和生成的CeO(2-x)分子个数比为1:1,故说法正确;

    D、根据反应示意图可知,整个过程是一氧化碳在CeO2做催化剂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碳,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但没有缓解酸雨的危害,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导致的,故说法错误。

    …………

    教学资源网九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3875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5,190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第一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练习(沪教版2024新教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难点6 化学式、方程式的书学及质量守恒定律-2023-2024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难点突破(含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沪教版)

    徐州市睢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