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5-08-25 03:51:02 7839次浏览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全卷共四个大题,学年考试时间:120分钟)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一、人教语文知识积累(第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部编版年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统编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怒号(hào) 鲦鱼(tiáo) 其名为鲲(kūn)

    B.挂罥(juān) 兑命(yuè) 尽粟一石(sù)

    C.布衾(qīn) 骈死(pián) 两鬓苍苍(bìn)

    D.槽枥(lì) 塘坳(ào) 徙于南冥(tú)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 B.北冥有鱼 鸿皓之志

    C.盗窃乱贼 外户不闭 D.鲲鹏展翅 翩翩两骑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盗窃乱贼而不作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亦若是下检测卷含解析则已矣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是册语高效办好一件事的关键。

    B.《空天猎》这部电影对我们很感兴趣,文第同学们都喜欢观看。单元答案

    C.电视台采访了许多王老师的学年优秀事迹。

    D.夏天的人教北戴河,真是部编版年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5.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统编一项是( )

    ①塑料袋虽小,但折射着环保的下检测卷含解析大命题。

    ②一个人对待塑料袋的册语态度,直接反映出他的文第环保意识的强弱。

    ③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主动限“塑”,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塑料袋消耗量,真正减少环境污染。

    ④面对这一问题,从外卖平台到餐饮商家都负有责任。

    ⑤据推算,我国每周有超过3亿份外卖被送出,如果按每份外卖消耗1个塑料袋计算,就会产生3亿个塑料袋。

    A.③④⑤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④①③

    6.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由孔子及其弟子辑录而成。

    C.《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D.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钱塘湖春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卖炭翁》都是他的作品。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5)诗以言志,歌以咏怀。苏轼被贬黄州,于是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和高洁的志趣。

    (6)韩愈的《马说》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第8~11题,共10分)

    (一)语文综合运用(5分)

    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这一活动,请你参与。

    8.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15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班会活动的最后,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们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及主要品格,语言简洁准确)(3分)

    我最崇敬的英雄是:__________

    主要事迹和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3分)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3分)

    A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B我今天想讲一讲过去。你们期待着我,我要讲一讲。我知道,我的话会使有些人心神不宁,可这大概不能叫政治宣传,这是发自内心的声音,是我以及我现在代表的所有人的心声。我想讲讲我们的生活,讲讲那一把革命的烈火,它像巨大炉膛里的煤炭,把我们点燃,使我们燃烧。我们的国家靠这烈火生存,我们的共和国靠这烈火取得了胜利。我们靠这烈火,用我们的鲜血,击溃并消灭了敌人的乌合之众。我们年轻一代和你们一起,被这烈火席卷着,去经风雨,见世面,并且更新了大地。我们一道在我们伟大的、举世无双的、钢铁般的党的旗帜下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战斗。

    (1)以上两个文段节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汉字书写(2分)

    11.学生会宣传部征集书法作品,负责的同学对上交的四幅作品作出了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幅作品属于篆书,笔画圆润,体正势圆。

    B.第二幅作品属于隶书,蚕头雁尾,字体方正。

    C.第三幅作品属于楷书,笔画平直,字体方正。

    D.第四幅作品属于行书,结构简省,端庄流畅。

    三、阅读理解(第12~26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完成12~13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2.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4~17题。(12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令既具,未布①,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②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③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④也,不可施刑⑤,刑其傅⑥公子虔,黥⑦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秦民大说____________

    (2)有一人徙之____________

    1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已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8~21题。(10分)

    说“正”

    李建永

    ①每一个汉字的组成结构部分,往往都包含着丰厚的意蕴。“正”字由“一”与“止”构成,故其本义乃“守一以止”。东汉许慎《说文》讲:“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徐锴曰:‘守一以止也。’”

    ②那么,“一”是什么?何以守“一”?

    ③《说文》讲:“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其大意与老子《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近。我倒觉得,由于《易·乾卦》的六个阳爻(yáo),是由六个“一”组成的,因而“一”体现的正是《易·乾卦·文言》中阐释的“刚健中正”。故我认为,“一”的本义乃“刚健中正”。

    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对于生长与天地之间的人来说,刚健中正的“正”来自于“中”,正气来自于中气,中气源自养气,正如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讲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就是从自身的“养中持正”做起,蕴藉涵养胸中之正气,氤氲淳化为道德、智慧和力量,不仅道润自身,裨益家庭,而且成就事业,造福人民。

    ⑤然而,理论不能只停留于理论阶段,理想也不能仅止于理想化,迄今为止,在塞北的许多村庄,每逢村干部换届选举以及其他事宜的投票活动,仍然沿用老辈人传法,画下一个个“正”字来计票,这种计票方式,倒不完全因为“正”字恰好五画方便计数,其注重并寻求的是“正”字所蕴含的传统政治文化意义。

    ⑥孔子曰:“政者,正也。”正直的全部要义,就在于一个“正”字。而“正”者,“守一以止”,当“止”于“刚健中正”。“刚健”乃精诚坚守,一以贯之;“中正”乃公平正义,一身正气。至于“守一以止”的“守”,对为政者来说,既要求人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亦包含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特别是各级机关单位的一把手——尤其是主政一方或一个方面的主官,“一”与“正”一身双荷,担子艰巨,责任重大,位高权重,影响深远,在其能否“守”“止”之间,不仅关乎一己之荣辱,同时还关系到一项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一方土地乃至一个系统的安危,“政”与“正”相较,多了一个反文旁,意为敲打、敲击、打击。所以,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等,也是为政者必须接受的要求。

    ⑦俗话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可见“止一”不易,“守一”更难;更何况有人明知故犯。倘若有的人——特别是官员,不甘“守”,不愿“止”,不肯“养中持正”以厚德载物,不能“刚健中正”以自强不息,必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现实中有太多反面教材给人以警示:迷失航向、偏离正道、贪赃枉法、行险侥幸者,就会像俗语所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⑧其实,做人做官,一个道理。

    (选自201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8.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对“为政者”提出了哪些要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养中持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22~26题。(14分)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到一星半点的灯光。看不到灯光,就意味着看不到走出去的希望。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闪着一双绿光眼的狼、碗口粗的蟒蛇、吸血的蝙蝠,各种千奇百怪的野兽,还有……

    儿子想哭。儿子说:“爸,我害怕。”

    儿子说:“爸,都是我的错,要是听你的就好了。”

    儿子还说:“爸,我们不会真的被狼吃掉吧?”

    父亲忽然笑了,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没那么可怕的,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儿子拉住父亲的手,说:“爸,那我们赶紧走吧。”

    父亲说:“好啊,你跟好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儿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还是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不知又走了多远的路,走在前面的父亲突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不知又过了多久,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到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追债的上了门,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种: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突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想过逃跑,可是往哪里逃呢?更何况,这个时候,外面一定有人盯着自己,想逃,没那么容易!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钱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22.请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父亲是一盏灯”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在文章中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这篇文章对父亲描写最多的是?刻画了一位怎样的父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成长的路上,我们经历过风景,所以收藏了许多。把美好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快乐;把快乐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幸福;把幸福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感动……

    请以“把定格在心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第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C

    【解析】 A项,“号”应读“háo”;B项,“罥”应读“juàn”;D项,“徙”应读“xǐ”。

    2、B

    【解析】B项“鸿皓之志”应为“鸿鹄之志”。

    3、C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中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A项“怒”,古义: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生气;B项“贼”,古义:害人的事;今义:偷东西的人;D项“是”,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C项“辱”古今意义相同。

    …………

    教学资源网八年级下册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4897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6,113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