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08-24 23:34:13 4141次浏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1.答卷前,学年下学析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人教姓名、部编版统编版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年级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期语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文月

    2.作答选择题时,第次选出每小题答案后,月考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试卷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含答再选涂其他答案,案解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学年下学析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人教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部编版统编版先划掉原来的年级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1-5单元(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8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任务。

    ①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的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替父从军、勤劳孝顺、爱国勇敢的花木兰,她在国家危难之时甲;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他钻研古籍,钻得锲而不舍,在祖国紧急的生死关头乙;有隐姓埋名28年的“两弹元勋”的邓稼先,他为人民、为国家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还有最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他们坚韧刚强,淳朴谦逊,勇赴疆场抛头颅、洒热血……

    ②他们是历史星空中最闪耀的星星,绽放出斑lán的生命之光。他们都是丙的英雄。

    ③阅读这些英雄故事,能唤醒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锲_______而不舍 鞠躬尽cuì_______ 头颅_______ 斑lán_______

    (2)在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锋芒毕露 至死不懈 鲜为人知

    B.深恶痛绝 锲而不舍 可歌可泣

    C.气冲斗牛 沥尽心血 妇孺皆知

    D.挺身而出 拍案而起 当之无愧

    (3)画线部分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2分)

    2.(8分)2024年5月复兴中学某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主题班会,请你参加并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开场白】图1、图2任选一幅,根据图的内容,设计一个开场白。(4分)

    (2)【任务二:谈理解】阅读下面的材料,仿照例句,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2分)

    材料:感动中国人物——磐安语文老师陈斌强,用一条布带将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紧紧绑在自己身上,从磬安县城的家中,骑着电瓶车,赶往30公里以外的学校上班,多年来,无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陈斌强就这样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感动了金华城,感动着整个中国。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共思辨】在“践行孝道”环节,同学们关于李叔叔的做法,展开了讨论。李叔叔每月按时给他母亲生活费,但是对老人总没有好脸色。王斌同学认为李叔叔的做法不是孝顺,请从下列关于“孝”的论述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则作为依据。(2分)

    A.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B.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C.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D.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8分)板报宣传组设置了《读诗文·品生活》栏目,小文准备投稿,请你帮他填充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读诗文,品生活,会发现花木有情,万物有灵。百花惜春,争芳斗艳,“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华丽地绽放尽显生命的本色;落花无私,融泥护新,“③_________________,④”(龚自珍《己亥杂诗》),默默地奉献提升生命的价值。读诗文,品生活,会发现自然有道,修心有境。漫步山水,“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明暗曲折中蕴藏事物,消长变化的规律;居于陋室,“⑦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抛开喧嚣杂务,静心修德不亦乐乎?

    二、阅读(共46分)

    (一)名著阅读

    4.(4分)个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时代造就人。《骆驼祥子》曾在美国被译成英文,译者修改了小说的结尾部分,原作中小福子死了,而祥子的信用已经赁不到车,身体也不允许再拉车。改为:祥子把小福子从白房子中抢了出来,二人团圆,皆大欢喜。

    “夏夜的清凉,他一面跑着,一面觉到怀抱里的身体轻轻动了一下,接着就慢慢地偎近他。她还活着,他也活着,他们现在自由了。”(英译本《骆驼祥子》结尾)

    你是否赞成这样的改编?请结合小说主题说明理由。(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0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①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②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③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呜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①强项:此处指刚正不为威武所屈。②动:萌发。③后:指武则天。

    5.(2分)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中的“蕃”是多的意思,写出水上、陆上可爱的花多,为下文写牡丹作铺垫。

    B.“不蔓不枝”中的“不蔓”是不横生藤蔓的意思,写出莲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

    C.“亭亭净植”中的“亭亭”指耸立的样子,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D.“牡丹得王于群花”中的“王”是称王的意思,显示出牡丹在群花中的地位之高。

    6.(2分)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分)小明在读到甲文段第二段末尾时发现,三种花的叙述顺序与前文不一致,认为应改回“菊、牡丹、莲”的顺序,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分)甲文段作者赞莲,乙文段作者为牡丹鸣不平,两文段均写到了“花”,其分别借“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4分)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2分)这首诗的颔联突出了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0.(2分)同样写登山后的感受,本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蒋爷的信仰

    周芳

    ①把蒋爷和信仰联系在一起,我实在忍不住笑。可村里的两个大学生,提起蒋爷,总说他是个有信仰的人。

    ②蒋爷外号“犟爷”,一条道走到黑。犟爷有些勾腰驼背,一生不讲究吃穿,老伴儿去世后,他越发邋里邋遢。犟爷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他的三个儿子,决定带老爷子出去旅旅游,直奔黄山。

    ③虽然腿脚有力,但要登上黄山的莲花峰还得要一些体力。儿子看犟爷累得说不出话,便唤来一副滑杆,让老爷子坐上,正好享享福。哪知,人家一落杆,犟爷一下子脸涨得通红,坚决不坐。儿子拉扯着老爷子,不用您给钱。犟爷看着比儿子还大的轿夫,抬腿就走,嘟囔道,“再怎么说也轮不到别人服侍我”。犟爷指着过去的几副滑杆,坐在上面的人摇头晃脑,颤颤悠悠,气得直拍腿。“人靠山,山养人,都是惯的。”回村,有人问黄山如何,犟爷手一背,嘴一撇:“山是直的,腰是弯的。”

    ④犟爷住的这个山,其实是个山包子,但绵延较广,少有平地。小山挂条小河,那条河,说大不大,说小也有丈余宽。山有水,本是平添灵气,但那条小河却成了村民出山的拦路河,河上搭的几块木板早已腐朽。一年,一个踩空的孩子被水卷走了。

    ⑤这一天早上,犟爷背手,勾腰昂首,来到村长家喊道:“啥时建桥?”村长正站在门口刷牙,嘴角挂着白沫,挤出笑脸:“犟爷,还得等等,今年还要规划生态茶园,哪顾得上桥。”犟爷一听,背着手掉头就走。

    ⑥那几日,犟爷在村外一圈圈转悠,专往荒凉处看,时不时在乱石堆上踢两脚。没几天,村里几个老头手拿抬棍、麻绳,对着一些石块指指点点,一块块往小河方向抬。“犟爷要带人架桥。”消息刮遍村子。村长小跑着赶往河边,犟爷几个人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接过岸上递来的石头,往河道中填。

    ⑦“犟爷,这河是活水,你这一拦,想建坝啊。”

    ⑧“我还没糊涂,我们只在河道中间垒个桥墩,墩上铺桥,不影响水流。”村长自讨没趣,转身就走,让他们折腾去。

    ⑨原本只有几个老头忙活,陆续地有更多人加入,河道中垒起一个墩子,石墩与岸齐平。到哪里找桥面呢?大家把目光瞅向犟爷。“收工!”犟爷手握麻绳背着手,迈着脚步,绳子一下一下地拍打着屁股。

    ⑩还是那几个老头,犟爷打先,天一亮就来到村长家,比划起大门,“动手!”犟爷巴掌一挥,几个老头要拆门板,睡梦中的村长惊得跌下床来。犟爷,这是干什么!村长赤着双脚跑出房,隔夜的酒气一口一口地喷着。

    ⑪“你好歹也是村长,桥墩大家伙垒起来了,你就捐两块门板吧,一边一块,担在墩上,正好铺个桥面。”

    ⑫“犟爷啊,桥面村委会来想办法,我保证一天内就办到。”

    ⑬犟爷停下手,回头招呼那几个人,“村长吐口唾沫就是钉子,我们信他一回。”

    ⑭几个老头离开,村长瘫在了门槛上。犟爷朝村外走去,背着手,勾着腰,踱到河边,坐在一棵树下出神。河里的水流不大,慢慢悠悠地淌到“长”出的石墩前,犹豫了一下,分成两股,再合而为一,慢慢悠悠地往山外淌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村长带着几个人上了那座残桥,桥板颤颤悠悠,桥上的人展开双臂,也在桥上颤颤悠悠,小心迈到河对岸。

    ⑮一过晌午,几个老头就耐不住性子,纷纷跑到犟爷家,东一嘴西一舌。“不早了,到河边看看去。”犟爷挺了挺并不太直的腰板,昂首领先。

    ⑯太阳落到山的那一边,余晖染得河水红红亮亮,水泥板平平整整地担在河中的墩子上。

    ⑰村里的人还叫“犟爷”,但是,村里的两个大学生,却是亲切地喊着“蒋爷”。一个“蒋”字,咬得字正腔圆。

    (刊载于2023年第7期,有删改)

    11.(3分)本文围绕蒋爷的“犟”展开叙述,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补全下表。

    12.(4分)这篇小说的语言极具表现力,请你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罩爷要带人架桥。”消息刮遍村子。(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犟爷手握麻绳背着手,迈着脚步,绳子一下一下地拍打着屁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分)小说的开头往往极富吸引力,本文第一段有何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小说往往借配角之口,不经意地点明文章主题。你如何理解村里的大学生对蒋爷与众不同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一丘一壑

    ①一丘一壑,丘,是指山丘;壑,则是指沟壑。“一丘一壑”,在今天看来,通常就是借指“山水”。可是,对于中国人,特别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来说,一丘一壑,却是别有深意的。

    ②在中国文人眼中,山水有情,亦有意。班固的《汉书·叙传》有言曰:“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在沟壑边,怡然垂钓,那么,人间万物万事,就不能触犯或者欺骗自己的意志;游息于山丘,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人或事,可以改变自己的快乐。山水,给人以感发,人,赋予山水以情怀,以志意。中国人很早就明白了山水对于人的意志、性情的作用——一丘一壑,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③而对于中国的许多文化人来说,寄情“一丘一壑”,首先,似乎就是一种满足。

    ④最典型的代表人物,莫过于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弃官回乡,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游山玩水,一丘一壑间,他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归依,也寄托了自己热爱自然的精神追求。

    ⑤宋张方平《都官叶纾郎中归三衢》,有诗句曰:“一丘一壑平生志,况有门人伴钓游。”更是直接表达出了一种生命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其实上有所承,所承继的,正是《庄子·逍遥游》中,“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简单自足,不过于贪求的思想、精神。

    ⑥黄庭坚有诗曰:“天教兄弟各异方,不使新年对举觞。作云作雨手翻覆,得马失马心清凉。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一丘一壑可曳尾,三沐三舋取刳肠。”与“胡椒八百斛”“金钗十二行”的显贵者相比,黄庭坚觉得“一丘一壑可曳尾”,即足矣。因为,拥有“胡椒八百斛”的元载(唐人),最终却因为贪赃枉法,被抄了家;那些“金钗十二行”,妻妾成群的达官贵人们呢?最终亦不过是“筵席”尽散罢了。而仅居“一丘一壑”者,却能够像《庄子·秋水》中“曳尾于涂”中的龟一样,虽是“苟活”,却也活得悠游自在。言下之意,“一丘一壑”,能给人以某种生命的自由自在,一份生命的逍遥。

    ⑦可以看出,此等满足,更大层面上,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在众多的中国传统文人眼中,“一丘一壑”,生发的是一份精神世界的圆满。

    ⑧一丘一壑,对于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来说,似乎,意义更大。

    ⑨文与可画竹,是因为“胸有成竹”;同样,要画好山水,也必须要“胸中有丘壑”。但“一丘一壑”,只是一种现象,更重要的,还是要将其转化为一种精神——一种“纯粹的精神”,或者“精神的纯粹”。所以,古人就认为,绘画如做人,首要还是培养其“纯粹精神”。董其昌就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读书养心,使人心地高洁,方能画出好山水。黄山谷也说:“一丘一壑,自须其人胸次有之,但笔间那可得?”胸襟磊落,自成丘壑,好的山水画,不是单靠“笔间”功夫能画出来的。可见,一丘一壑,在文化人心中,最终,它应该是一种“人格修养”。

    ⑩如果说,对于画家来说,胸中有丘壑,才能画出好作品,那么,对于一位寻常人来说,胸中有丘壑,也才能成就一个人的好人品。若然,一个人“胸中有丘壑”,那么,其人,自当视野自阔,境界超拔;自当包罗万象,兼收并蓄;自当温良恭俭,宽厚待人;亦自当志向高远,胸怀天下矣。

    15.(3分)读第②段,简要概括“在中国文人眼中,山水有情义,亦有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分)读第③-⑦段,简要概括中国文人寄情一丘一壑“似乎就是一种满足”的具体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读第⑧-⑩段,对于文人画家来说,为什么“一丘一壑”的意义更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一丘一壑有哪些“深意”?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绽放的不只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有些东西,藏着就好。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题目一:那一刻的绽放

    题目二:藏在心底的____________

    要求:①选择题目二时,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1) qiè 瘁 lú 斓

    【解析】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的能力。

    锲而不舍(qiè):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鞠躬尽(cuì)——鞠躬尽瘁: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头颅(lú):脑袋;人的头。

    斑lán——斑斓:色彩灿烂绚丽。

    (2)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正确运用的能力。

    “锋芒毕露”的意思是常用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者形容人喜欢表现自己的才能。

    “至死不懈”的意思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对事业坚持不懈。

    …………

    教学资源网七年级下册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76655.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8,840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