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7-河北省2025年中考语文临考模拟黄金8卷(河北专用)
2025年中考语文临考模拟黄金8卷(河北通用)
黄金卷07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黄金河北请务必将自己的卷河金卷姓名、考生号、北省考点校、年中拟黄考场号、考语考模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文临并在规定的专用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黄金河北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卷河金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北省考试结束后,年中拟黄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语考模
祝你考试顺利!文临
第一部分(1~2题14分)
1.(10分)阅读下面文字,专用回答后面的黄金河北问题。
走进承德避暑山庄,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的皇家园林世界。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婉约柔情,又具北方山水的雄浑壮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水之间,诉说着往昔的皇家气派与辉煌。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片山水,都仿佛是一幅灵动的画卷,让人甲(沉醉/沉迷)在那古朴而典雅的氛围中。
踏上山海关的城楼,(tiào wàng)那如巨龙般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的蜿蜒的长城。“天下第一关”的豪迈气势扑面而来,让人不禁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岁月。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站在城楼上,心中涌起的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辈的赞叹。
而野三坡,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峡谷幽深,清泉潺潺。这里的每一座山峰都有着独特的形态,每一条溪流都唱着欢快的歌谣。乙(漫游/漫步)在山间小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远离了尘世的(xuān xiāo)与纷扰,只余下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折服。
(1)(2分)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tiào wàng)________ ②(xuān xiāo)________
(2) (2分)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崇(zhōng)山峻岭 烽(fēng)火连天 B.崇(zhōng)山峻岭 烽(féng)火连天
C.崇(chóng)山峻岭 烽(fēng)火连天 D.崇(chóng)山峻岭 烽(féng)火连天
(3) (2分)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4) (2分)文段中的“婉”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5) (2分)有同学读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时,思考“承载”的意思。依据“载”的字形,他想到“载”的意思可能与部首“车”有关。结合语境推测,“承载”的意思应该是(①充满 ②重复 ③承受)。(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
2. (4分)小冀同学搜集“正定人文”的材料时,找到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与正定的一些材料,请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定县著名作家贾大山总是自责,因为习近平同志从没有去他家吃过一次饭,虽然邀请过几次,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笑笑说,我们每次都喝茶水,已经够奢侈了,何必要喝酒呢。同样,贾大山同志也从没有因为私利而“打扰”过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君子之交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原则”在里面。
材料二:
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为“自找苦吃”这种精神点赞。“自找苦吃”这四个字代表的是脚踏实地、主动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履职,便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提倡青年人要“自找苦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他曾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1)(2分)阅读材料一,谈谈你获得的交友启示。
(2)(2分)请你结合材料二,解释“自找苦吃”的引申义。
第二部分(3~19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6分)古诗文默写
3. (6分)诗言志,文载道。请你根据积累,补全名句,感受高尚情操。
许多古代文人都有自己的风骨。周敦颐借莲花“(1)_____,(2)_____”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苏轼任密州太守,希望“会挽雕弓如满月,(3)_____,(4)_____”,不忘报国初心;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和古今无数仁人志士一样,诠释了“富贵不能淫,(5)_____,(6)_____”的风骨,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精神力量。我们青少年,也要继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阅读(共18分)
学习《水调歌头》时,语文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下面几则拓展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后面的任务。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选自杜甫《月夜忆舍弟》)
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①垂垂,固恍如乘槎②泛斗牛③渚也。若上淫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选自《王士性集》)①碧落:天空。②槎(chá):木筏。③斗牛:天上的星宿。
【甲】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对酒欢呼,竟宵不寐,乘风走月,谓之“模秋”。
(选自《郑县志》)
【乙】银蟾皎洁,玉露凄清,四顾人寰,万里一碧。携一二良朋,斗酒淋漓,彩毫①纵横,仰问嫦娥:“悔偷灵药否?”安得青鸾②一只,跨之凭虚③远游,直④八万顷琉璃⑤中也。
(选自《闲赏·中秋》)①彩毫:此处指绚萌的文笔。②青鸾:传说像凤凰一样的青鸟,人骑之可升天。③虚:指天空。④直:通“置”。⑤琉璃:比喻晶莹剔透之物,此处指晴空。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①。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①噀(xùn)天为白:喷薄至天际一片白色。
4.(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又恐琼楼玉宇(《水调歌头》) 恐:_______________
(2)固恍如乘槎泛斗牛(资料二) 如:_______________
(3)竟宵不寐(资料三·甲) 寐:_______________
(4)余大惊喜(资料四) 大:_______________
5.(2分)下面对资料二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
B.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
C.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
D.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
6.(4分)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把酒问月,醉而枕之。(资料二)
(2)安得青鸾一只,跨之凭虚远游,直八万顷琉璃中也。(资料三·乙)
7.(3分)阅读《水调歌头》选文部分,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说说这部分文字体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8.(2分)结合拓展资料四,概括选文写了张岱怎样的经历。
9.(3分)结合拓展资料的诗文,探究“望月”这一行为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情感或感受。
二、现代文阅读
(一)(共8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12题。(共8分)。
【文本一】
在太空中种水稻
①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航天员们开始了繁忙的天地往返之旅。其中,也有一些小家伙——水稻的种子跟着航天员们忙碌地飞上飞下。
②水稻的种子跟随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后,航天员将它们安放到舱内的生命生态实验柜里。从2022年7月29日注入营养液启动实验,到2022年11月25日结束实验,水稻种子在生命生态实验柜里完成了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全生命周期。这是国际首次在轨完成的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
③要保证植物能够在太空实验空间内正常地生长发育,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在非常狭小的人造空间内,完成农作物全生命周期的种植任务。在实验过程中,尽管植物无法接受阳光的照射,但是实验柜内安装的人工光源能解决这个难题——通过调控光源的强度和光谱,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④在空间站的半年时间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竟然种植了一季水稻,真是令人惊叹!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生长的水稻,表现出的多种农艺性状都与地面有所不同。太空实验选择的水稻分为高秆和矮秆两种,在生长过程中,矮秆水稻变得更矮,而高秆水稻的高度没有受到明显影响。水稻的株型在空间站生长得更为松散。水稻叶片在生长过程中的螺旋状上升运动在空间站更为凸显。水稻在空间站中的开花时间比地面略有提前,但是灌浆时间延长了10多天,大部分颖壳不能闭合。开花时间和颖壳闭合均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两者在保障植物充分的生殖生长和获得高产优质种子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⑤此外,航天员还在空间站内开展了再生稻技术的实验,并获得了再生稻的种子。水稻被剪株后,仅20天就再次长出了2个稻穗。这说明再生稻在空间站这样狭小、封闭的环境中也能生长,这为空间作物的高效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证据。该技术可以大大增加单位体积的水稻产量。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空间站尝试使用再生稻技术。
⑥太空育种,即利用独特的高空环境对植物形成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之后工作人员再选育农作物新品种。这种方式也被称为“航天育种”或“空间诱变育种”。空间站的特殊环境会诱发农作物染色体畸变,导致生物遗传性状的变异,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大约只有杂交育种的一半,可由8年缩短至4年左右。育出的种子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和抗病力强等特点。
【文本二】
①在过去60多年中,科学家们对于在空间环境中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各种空间飞行器中已进行20多种植物的培养实验。早期空间植物培养实验的主要目标是在空间环境中养活植物,使其能够萌发、生长、开花和产生种子,如今这些目标都一一实现了。一些基本的空间植物的生物学问题,如植物的向性生长、根的形成、种子成分、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等,也在此过程中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
②目前,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逐渐由对植物幼苗阶段的研究,扩展至种子生产研究。但此前只有油菜、小麦和豌豆少数几种作物在空间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实验。同时,在空间环境中,植物开花时间延迟、开花数目少、种子结实率低和种子质量下降等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研究植物发育的关键环节——开花的调控机理,为改进空间植物培养技术和探索更多的适应空间生命保障要求的粮食作物生产提供指导。
10.(2分)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第③段画横线处的语句说明,目前中国空间站里种植的植物靠人工光源完成光合作用。
B.和地面种植相比,太空种植水稻开花时间早,这在获得高产优质种子方面有更重要的作用。
C.文本二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简要介绍了科学家们进行的太空种植和栽培植物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D.两个文本都表明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在轨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意义重大。
11.(3分)请简要梳理文本一的写作思路。
12.(3分)文本一和文本二虽然都涉及太空植物种植的话题,但它们的侧重点和角度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二)(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8题。(共17分)。
开往边远山区的火车
戴 希
①你在某所重点大学上学,半年后将要毕业。他是你的同班同学。为了写好毕业论文,你们结伴前往边远山区调研。
②你们并肩坐在一列开往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上,一边欣赏窗外的山山水水,一边畅谈未来。
③“快看,好迷人的景致!”当火车驶入大峡谷,你指着窗外激动地说。他顺着你指的方向看过去:“哇,这儿的山又高又大,山尖直插云霄,云彩像白丝带一样缠绕在山头!”他的双眸亮了。这儿的树漫山遍野蓬勃生长,到处是墨绿色的海洋!你同样喜形于色。这儿山石嶙峋,一块连着一块,有圆形的、方形的、椭圆形的,千奇百怪!这儿的石板岩红红的,层层叠叠,俨然一本本厚厚的书!你愉快地想:“真好,大山里的自然环境真美啊!”
④火车终于到达站点,你们下车步行很长一段山路后来到一个山村,住下来后,才知道这个山村山多地薄,离县城远,交通不便;村民种的粮食,不但产量低,还得人背肩扛,徒步远行到集市去卖。
⑤一般早晨天刚亮,村民就出门赶路,晚上天擦黑才能回家。
⑥所有这一切,村民们都坦然面对,他们顽强坚守,毫无怨言。
⑦你们各自住在一户农户家。
⑧你住的那户只有奶奶和孙子留守。奶奶七十多岁,孙子七岁,奶奶和孙子穿着破旧。可他们生活从容,充满阳光。
⑨每天早晨六点前,奶奶会起床做早饭,做好饭后和孙子一块儿吃。说是做饭,其实就是煮锅稀饭,抓点儿咸菜放里面;或者煮点儿面条,舀点儿辣椒油再放点儿葱花。
⑩吃过早饭,孙子背上旧书包,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步行两个多小时,赶往山村小学读书。虽然学校有些简陋,可是在这里读书的孩子都专心致志。
⑪孙子上学去了,奶奶就去喂牛放羊、种菜栽树、割草砍柴……往往忙碌至夜幕降临才回家做晚饭。
⑫孙子放学回家后,如果天没完全黑,他便在屋檐下的明亮处,趴在一张高木凳上认真地写作业。
⑬不上学时,孙子会帮奶奶干活儿:要么在厨房里,有模有样地生火做饭;要么上山打柴,背着比自己还高的干柴,气喘吁吁________
⑭你住进他们家后,他们的饮食依旧,只是吃饭前,如果有鸡生蛋,他们要给你煎个鸡蛋或冲碗蛋花,而以前,他们家的鸡蛋只是用来卖钱买日用品的;他们的劳作依旧,只是不让你像他们一样干活儿。你要辅导孙子读书做作业,孙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奶奶也乐得合不拢嘴。
⑮你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奶奶说可不能让你受苦;孙子说向你学文化长知识,机会难得,他打心眼里,愿意你来他家。你心里漾起粼粼的潋滟。
⑯有件事你听后眼圈红红的。孙子在学校吃午饭,比家里伙食好多了。遇到学校发物资改善生活,孙子总是把他的牛奶、面包等平常吃不到的好东西攒下来,带回家给你和奶奶吃。你问他为什么自己不吃,他回答吃过了,吃不完。你悄悄地向同村与他临近的同学打听他是否真的吃了,同学就摇头。
⑰那天你再问孙子:“为什么自己不吃呢?”孙子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孙子仰脸问:“你能留下不走吗?”你望着他渴望的眼神,落泪了。
⑱你送给奶奶和孙子每人一套新衣服,又送给孙子一个新书包,他们高兴坏了,宛如得到了人间珍宝。你问他们:“为什么新衣服不常穿,新书包不常用?”他们说:“这么好的东西,哪舍得!新衣服等过年时穿,新书包等旧书包不能用了再用。”
⑲住在另一户农户家的他,眼里也经常含着感动的泪水。
⑳一个月后,你们结束调研。要离开山村时,闻讯而至的村民把你们送到村口,久久不肯转身。望着他们,你们心潮起伏。
㉑“我打听过,山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急需学历高的老师,”并排坐在返程的绿皮火车上,你真挚而诚恳地对他说,“我们同为师范生,教书育人更有优势。不如,毕业后我们再结伴来山村支教吧?”
㉒看着你期待的目光,他情不自禁地点头。你们会心一笑。
㉓约定的时间到了。你们准备乘上开往那个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去山村学校支教。
㉔可就在火车开动之前,他止步了:“我们还是别去了,山村条件太差,日子太难熬,不如回城里找工作,寻求更好的发展吧?”你大吃一惊。
㉕“怎么能这样呢?”盯着他的双眼,你坚定地摇头,“不,我必须信守诺言!”
㉖就这样,你们一个临阵而退,返回大城市谋职;一个毅然前行,登上开往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去山村支教。
㉗时光荏苒,一晃三年过去。
㉘艳阳高照的日子,你受邀进省城参加全省优秀教师表彰大会。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戴上大红花的那一刻,你热泪盈眶。
㉙颁奖大会结束,他迫不及待地找到你。
㉚又是火车站,当你准备乘上那趟开往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之前,他下意识地拉住你的手:“别再去山村受苦受累了,留在省城吧。”
㉛你轻轻抽出自己的手,上下打量他半晌,依然坚定地摇头:“不,山里的孩子更需要良好的教育,我舍不得撇下他们!”你又登上熟悉的、开往边远山区的那趟绿皮火车。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4年第1期,有删改)
13.(4分)作者围绕“你”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14.(3分)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5.(1分)请在文章第⑬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标点。
16.(3分)文章第⑭段连用两个“依旧”有何表达效果?
17.(3分)文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18.(3分)有同学认为第㉗至㉛段有些多余,应该删去,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三、整本书阅读
19.(共7分)班级同学开展名著联读活动,就小说主人公的理想追求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海底两万里》
③尼摩船长的理想是: ____
…………
参考答案
1. (1) 眺望 喧嚣
(2) C
(3) 沉醉 漫步
(4) 女 8
(5) ③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眺望(tiào wàng):从高处向远处看。
②喧嚣(xuān xiāo):指声音杂乱、不清静,吵闹喧哗。
(2)本题考查字音。
崇山峻岭(chóng shān jùn lǐng):高大陡峻的山岭。崇、峻指高,山、岭指连绵的高山。形容山高大、险峻,十分陡峭;
烽火连天(fēng huǒ lián tiān):形容战火遍及各地。烽火指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连天表示布满天空;
故选C。
…………
教学资源网中考黄金卷07-河北省2025年中考语文临考模拟黄金8卷(河北专用)https://www.0516ds.com/100755.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69,839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专题10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第01期)
专题05 概括人物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01 理解诗歌意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14 句子排序(真题闯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押题13 《笑对挫折》《追赶》《文学梦,我的梦》《我的青春行记》《终于迈出那一步》-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精选多主题范文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