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05 声音的产生与传-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基础知识检测(人教版)

    2025-08-25 00:57:00 3942次浏览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基础知识检测

    专题05声音的专题产生与传

    专题05 声音的产生与传-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基础知识检测(人教版)

    一、选择题

    专题05 声音的产生与传-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基础知识检测(人教版)

    1.(24-25八年级上·湖北随州·期末)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声音生传上学识检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学年习基到客船的年级“钟声”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 )

    专题05 声音的产生与传-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基础知识检测(人教版)

    A.寒山寺 B.钟体 C.客船 D.空气

    2.(24-25八年级上·河北唐山·期末)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期物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有固体振动才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3.(24-25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用手按住敲响的音叉,音叉会停止发声,理暑这是假预教版因为( )

    A.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小了 B.声音传到人体中了

    C.音叉的振动频率变慢了 D.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4.(23-24八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在钢轨中的础知测人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专题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声音生传上学识检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学年习基是( )

    A.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B.钢轨的长度为

    C.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5.(24-25八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在钢轨中的年级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期物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理暑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假预教版是( )

    A.大于 B.听到的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

    C.钢轨的长度为 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

    二、填空题

    6.(24-25八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是由于铃儿的_________产生的: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入人耳。

    7.(24-25八年级上·吉林·期末)校运动会的百米比赛中,小梦感觉身边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他是以_________ 为参照物的,助威声是通过_________ 传入小梦耳朵的。

    8.(24-25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末)2024年12月17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首次出舱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巡检和处置舱外设备设施。出舱巡检的过程中,航天员相对于舱内的王浩泽是__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舱外两航天员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对话,这是因为 。

    9.(24-25八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悬挂在与抽气机相连的密闭玻璃罩内,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闹铃_________产生的。用抽气机抽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________,由此推测,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10.(24-25八年级上·扬州·期末)如图所示,用两个一次性纸杯自制一个“土电话”。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 ,细线处于_________ (选填“拉紧”或“松弛”)状态的通话更清楚、响亮。用三个纸杯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实现三人通话。

    三、实验题

    11.(24-25八年级上·安徽黄山·期末)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 ;该实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 ;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可听见铃声越来越小,根据现象可推理得出结论:_________ 。

    12.(24-25八年级上·安徽蚌埠·阶段练习)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调节闹钟发出闹铃声,将乒乓球轻轻靠近闹钟,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 产生的;

    (2)如图乙,将发出闹铃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仍能听到闹铃声。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听到的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13.(24-25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____ ;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____ ;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____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我们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真空不能_________ ;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_________ (填序号)得出的,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①推理假设 ②实验验证 ③归纳总结

    14.(24-25八年级上·盐城·阶段练习)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在_________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图甲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 ;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若在月球上实验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弹起;

    15.(24-25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如图是“研究声音的传播”的实验装置,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的塑料泡沫上,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1)实验时将闹钟没有直接放于玻璃罩的底盘上,而是放于泡沫塑料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声音通过底盘传出;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铃声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铃声的音调太高B.铃声的响度太大C.玻璃罩漏气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机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附近的同学还可以听到极微弱的铃声,由此实验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把空气逐渐放入玻璃罩内,附近的同学听到的铃声会_________(选填“逐渐减弱”“逐渐加强”或“保持不变”)。

    四、计算题

    16.(24-25八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如图,列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在它的正前方B处有一个隧道,列车驶入隧道前,A处必须鸣笛,司机鸣笛1.5s后,在C处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峭壁反射的回声。

    (1)列车听到回声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鸣笛声从A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C处共经过的路程是多少m?()

    (3)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还有多少m?

    17.(24-25八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一辆汽车沿直线朝着山崖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山崖不远处鸣笛,经过后便听到了从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求:

    (1)4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2)鸣笛处离山崖的距离。

    18.(24-25八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如图是我国“奋斗者”号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从潜水器接触水面开始计时,前5s下潜了60m后,继续以20m/s的速度匀速下潜45s,悬停在海中某一深度,此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0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潜水器在前5s下潜的平均速度;

    (2)潜水器悬停的深度;

    (3)此海域的深度。

    19.(24-25八年级上·江西上饶·期末)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历史”的红色研学活动中,同学们乘坐大巴车去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学习大巴车行驶途中,小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速度表及路旁的交通标志牌。

    (1)求大巴车以图甲所示的速度行驶20min通过的路程;

    (2)小明用电子手表测出大巴车通过图乙所示的区间测速区域全程的时间为5min50s。结合图丙所示标志牌,请通过计算判断大巴车在该区间测速区域是否超速;(温馨提示:区间测速是以车辆通过区间的平均速度来判定车辆是否超速)

    (3)若司机驾驶大巴车向着山崖以9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2s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大巴车距山崖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

    20.(24-25八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2024年3月28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完成深潜科考任务后返回三亚,这次任务带回了大量深海样本,并发现了多个深海新物种,如图所示为“奋斗者”号在海底探索时的情景。“奋斗者”号可使用超声波在海底定位,在一次任务中,静止的“奋斗者”号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在经过4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之后“奋斗者”号以20m/s的速度匀速下潜。(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超声波的传播距离是多远?

    (2)“奋斗者”号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潜到海底?

    …………

    参考答案

    1. B

    【规范解答】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到客船的“钟声”是由钟体振动发出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A

    【规范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

    教学资源网八年级上册专题05 声音的产生与传-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基础知识检测(人教版)https://www.0516ds.com/102458.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1,217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1.1声音是什么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含答案解析)

    专题03 光现象-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用)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共2课时)-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PPT课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及练习汇总

    常州市武进区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