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20《湖心亭看雪》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2025-08-25 04:22:33 3794次浏览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专题20《湖心亭看雪》

    专题20《湖心亭看雪》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⑴张岱(1597一1689),专题中考字宗子,湖心后问号陶庵,亭看题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雪文学常习明末清初文学家。识重释重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点注点译点清

    专题20《湖心亭看雪》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⑵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句课

    专题20《湖心亭看雪》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⑴[更定]晚上八时左右。考预课内更,测年查古代夜间的语文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轮复每更约两小时。文言文考旧时每晚八时左右,专题中考打鼓报告初更开始,湖心后问称为“定更”。亭看题中

    ⑵[拏]撑(船)。

    ⑶[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⑷[拥]裹、围。

    ⑸[毳]鸟兽的细毛。

    ⑹[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⑺[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⑻[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⑼[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⑽[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⑾[焉得]哪能。

    ⑿[更]还。

    ⒀[三大白]三大杯酒。

    ⒁[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⒂[客此]客居此地。

    ⒃[舟子]船夫。

    ⒄[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答案】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⑵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答案】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⑶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答案】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⑷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答案】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⑸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答案】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⑹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答案】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

    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答案】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二、“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三 阅读下面三副有关湖心亭的对联,说说你的理解。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明]胡来朝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明]郑烨

    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明]张岱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1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1.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上下一白/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B. 画冒雪出云之势/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

    C.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陋室铭》)

    D回风折竹/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

    2.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4. 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______________;【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浅草才能没马蹄 _______

    (2)天与云与山与水 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 明辨是非

    B.见余大喜曰 喜出望外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别具匠心

    D.余一小舟 不遗余力

    3.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下了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白乐天___________________满怀喜悦赏美景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丙】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中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毕皓驳色,而皆若偻。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C.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D.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快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C.泰山之阳,水西流 西:向西

    D.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限:限制

    3.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散文,结构严谨,作者用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长江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

    B.乙文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运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写出了雪后西湖清新雅致的特点。

    C.丙文叙述了作者和友人一起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瑰丽的景色和日出时的壮美景象。

    D.三篇文章都通过写景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不同的是甲乙两文流露出了作者仕途不顺的惆怅之感。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拏一小舟(撑) B.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色) D.是金陵人,客此(客居)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室中更无人 B.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D.上下一白/一览众山小

    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痴”与文章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的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

    参考答案

    一、课文写西湖雪景有以下几个角度。1.概括式描写(或称为“侧面描写”),即“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两句,没有正面写雪,而写“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寂寥凄清。2.全景式描写(或称为“间接描写”),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几句,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3.集合式描写(或称为“动态描写”)

    …………

    教学资源网中考专题20《湖心亭看雪》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https://www.0516ds.com/70597.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8,323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专题10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第01期)

    专题05 概括人物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01 理解诗歌意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14 句子排序(真题闯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押题13 《笑对挫折》《追赶》《文学梦,我的梦》《我的青春行记》《终于迈出那一步》-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精选多主题范文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