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05 九上易混易错考点梳理与点拨-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2025-08-24 17:36:47 5297次浏览

    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

    专题05九上易混易错考点梳理与点拨

    专题05 九上易混易错考点梳理与点拨-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1、专题战年中考现阶段我国的上易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专题05 九上易混易错考点梳理与点拨-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2、共同富裕≠同步富裕、混易同时富裕、错考同等富裕

    专题05 九上易混易错考点梳理与点拨-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3、点梳道德对外开放是理点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5、拨备发展的法治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创新的考试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易错用

    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题全发展思想。

    发展理念——-创新、国通协调、专题战年中考绿色、上易开放、混易共享。

    5、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6、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7、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8、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9、我国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科学行政。

    10、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13、我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4、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1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16、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17、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之基。

    18、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19、知识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进社会进步)

    2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1、我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2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2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24、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5、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还要实行善治。

    26、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27、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9、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0、我们应吸收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

    31、我们应尊重理解包容各民族文化差异。

    32、我们应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应取之精华、去之糟粕。

    33、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各国文化不分优劣,一律平等。

    34、建设生态文明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35、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

    36、三孩政策说明计划生育与时俱进,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

    37、我国的民族方针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8、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39、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0、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

    41、“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42、新疆、西藏等对应“民族团结”;

    香港、澳门、台湾对应“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如:新疆、西藏)享有自治权≠高度自治权

    43、第二百年的两个阶段目标:①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②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44、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45、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没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陷阱:偷换概念,“我国的工作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纠正: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2、我国要实现同步/同等/同时富裕(×)

    陷阱:故意把“同步/同等/同时富裕”等同于共同富裕。

    纠正: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

    3、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最重要力量/主导力量/决定性因素。(×)

    陷阱:夸大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纠正: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4、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陷阱:故意偷换概念,考查学生审题的认真程度。

    纠正: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5、改革开放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陷阱:故意偷换概念,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

    纠正: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6、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 )

    陷阱:故意颠倒顺序,把“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对调。

    纠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7、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陷阱:夸大中国的科技国情。

    纠正: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8、科技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陷阱:故意偷换概念,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

    纠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9、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唯一动力。(×)

    陷阱:夸大创新的重要性,使用绝对化语言。

    纠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对比: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10、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陷阱:用词不当,用词与搭配的内容不相符合。

    纠正: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丰富了民主形式,增加了行使权利的途径。

    11、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陷阱:故意把“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特征”混为一谈。

    纠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陷阱:故意把“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混为一谈。

    纠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3、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陷阱:把直接与间接混淆。

    纠正:我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14、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陷阱:偷换概念,前后内容搭配不当。

    纠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15、举办听证会,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体现民主监督(×)

    陷阱:前后内容不匹配。

    纠正:举办听证会,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体现民主决策。

    16、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

    陷阱:内容的不完整性。

    纠正:法制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还要实行善治。

    17、中华文化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陷阱:夸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纠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各国文化不分优劣,一律平等。

    18、全面继承/全盘吸收中华传统文化;(×)

    陷阱:使用绝对化语言。

    纠正:要继承/吸收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取之精华、去之糟粕。

    19、消除各民族的文化差异(×)

    陷阱:用词不当,与内容不搭配。

    纠正:尊重理解包容各民族文化差异。

    20、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民族精神。(×)

    陷阱:把“民族精神的核心”与“时代精神的核心”混淆起来。

    纠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1、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陷阱:偷换概念,前后内容不匹配。

    纠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22、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

    陷阱:偷换概念,前后内容不匹配。

    纠正: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应顺从自然/征服自然。(×)

    陷阱:用词不当,与内容不搭配。

    纠正: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

    2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我们禁止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陷阱:用词不当,与内容不搭配。

    纠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我们合理开发资源。

    25、遵循自然规律就要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陷阱:认知的失误。

    纠正: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6、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说明计划生育过时了。(×)

    陷阱:认知的失误。

    纠正:三孩政策说明计划生育与时俱进,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

    27、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陷阱:故意把“民族关系”与“民族方针”混淆起来,前后内容不匹配。

    纠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方针。

    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8、港澳台问题属于民族问题。(×)

    陷阱:故意把“民族问题”与“祖国统一”混淆,前后内容不匹配。

    纠正:港澳台问题不属于民族问题,而是属于国家统一问题。新疆、西藏问题属于民族问题。

    29、帮助少数民族脱贫有利于消除各民族间的差距。。(×)

    陷阱:用词不当,与内容不搭配。

    纠正:帮助少数民族脱贫有利于缩小民族间的差异。

    30、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具有高度自治权。(×)

    陷阱:故意把“高度自治”与“具有自治权”“完全自治”混淆起来,前后内容不匹配。

    纠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具有自治权;

    3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已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陷阱:混淆“两个百年目标”与“两个阶段目标”,前后内容不匹配。

    纠正: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2、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发展。(×)

    陷阱:混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与“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前后内容不匹配。

    纠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3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陷阱:偷换概念,前后内容不匹配。

    纠正: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没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34、青年返乡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乡村同等富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陷阱:故意把“同步/同等/同时富裕”等同于共同富裕。

    纠正:青年反向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5、面对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陷阱:使用绝对化语言。

    纠正:面对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易错精讲1:】我国的工作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例题1】2023年4月11日,“乡村振兴·公安在行动”公安部定点帮扶专场直播带货活动在快手“警网优选”直播间完美收官。4小时的直播活动,累计吸引540.7万网友观看,在线下单超10万单,销售额828万元。这体现了( )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②我国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③我国以乡村振兴为工作中心 ④乡村振兴取决于国家的帮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本题考查共同富裕相关知识。

    ②③:题干中的部署体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③说法正确;

    ①: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①说法错误;

    ④: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 D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

    ①④:题文表述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④说法正确;

    …………

    教学资源网中考专题05 九上易混易错考点梳理与点拨-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https://www.0516ds.com/102881.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1,442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2年中考名师总结道德与法治答题公式及解题方法

    专题02 友谊的天空-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真题】2023年南通市中考各科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淮安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河北省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前模拟试卷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