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考点03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统编版部编版)

    2025-08-24 23:34:12 4533次浏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

    考点03第三单元基础知识

    考点03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统编版部编版)

    9 桃花源记(陶渊明)

    考点03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统编版部编版)

    俨( )然 间( )隔 落英缤纷( )

    考点03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统编版部编版)

    豁( )然开朗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

    10 小石潭记(柳宗元)

    篁( )竹 翠蔓( ) 佁( )然

    翕( )忽 水尤清冽( ) 俶( )尔远逝

    斗( )折蛇行 犬牙差( )互 悄( )怆幽邃( )

    11* 核舟记(魏学洢)

    器皿( ) 箬( )篷 篆( )章

    因势象形 雕栏相望 矫( )首昂视

    12 《诗经》二首

    雎鸠( ) 窈窕( ) 好逑( )

    荇( )菜 蒹葭( ) 溯洄( )

    寤寐( )思服

    落英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人问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外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蒙络摇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差披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辗转反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水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鹏程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相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尽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贤举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__》。考点作者__________,第单点知点统字__________,元基又名__________,础知册考世称__________。识学识盘浔阳__________人。年年__________末期伟大的文下诗人、辞赋家。编版部编版陶渊明的考点记叙文《桃花源记》,层层设疑,第单点知点统__________了一个没有剥削、元基没有压迫、础知册考人人安居乐业的识学识盘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年年__________和对自由快乐的和平生活的__________;

    2.《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文下字子厚,河东人。__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之一。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运用“__________景”、“__________”的写法,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__________、返回的全过程,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

    3.《核舟记》选自《__________》,清代张潮编。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嘉善人。魏学洢的说明文《核舟记》采用“总—分—总”的写法,描写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和逼真的景物,赞美了核舟雕刻着的精湛技艺;

    4.《<诗经>二首》包括《__________》和《蒹葭》。《<诗经>二首》选了《关雎》《蒹葭》这两篇,都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关雎》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蒹葭》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强烈的思念之情。《诗经》先秦时叫做《__________》或《__________》,《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__________ 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__________首。《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__________三类。《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__________。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一)古诗文默写

    《关雎》

    (1) 《关雎》中君子产生追求淑女愿望(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君子想像求得淑女后欢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辗转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或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

    (4)《关雎》中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不得时苦苦思念(或最能体现全诗精神,抒发求之不得忧思)的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抒情主人公以__________________来化解求之而不得的矛盾。

    (5)《关雎》中的男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6)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1)《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诗常常会成为现代歌词作者灵感之源,比如歌曲《在水一方》中“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方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就化用了《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与浓浓秋意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题练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俨然(yǎn) 豁然(huò) 诣太守(yì) 黄发垂髫

    B、清冽(liè) 佁然(yǐ) 寂寥(liáo) 悄怆幽隧

    C、器皿(mǐn) 箬篷(ruò) 多髯(rǎn) 水落石出

    D、雎鸠(jū) 窈窕(tiǎo) 寤寐(wù) 辗转反侧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了,剩下的复习时间指日可待。

    B、许多腐败分子在落入法网后才痛心疾首地诉说深刻的教训,充当启迪世人的反面教材。

    C、每年春晚都出现不少新面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D、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3.依次填入下文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①要关注“小我”,展现个体命运,抒发个人感受;②要关注“大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能否从“小我”走向“大我”,关键在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有了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才能以自己的见识和胆识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瞩目,创作出烛照现实、温润人心的作品。

    A.①因为 ②所以 B.①如果 ②就

    C.①不是 ②而是 D.①不仅 ②更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圳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将“探望”改为“探访”)

    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前加“是否”)

    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开高、降水量明显减少。(删掉“的原因”)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田园生活是陶渊明写作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其中,《桃花源记》是他隐居之前写的一篇表明心志的文章。

    B、《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C、《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文中提到王叔远构思精巧、雕刻精致,核舟令人叹为观止。

    D、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6.填入下联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花雨鼓天风千里潇湘归眼底

    下联:松涛连海气_______

    A.九州日月在肩头 B.杜鹃花海天下秀

    C.星辉云灿小阳天 D.瑞霭阳光盈九州

    7.综合性学习。

    人民网联合搜狐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近日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最具价值的前10个汉字分别为: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第11至第20个汉字分别为: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

    在征集过程中,受访者围绕“德”字发表了很多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强调“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现在我们仍讲“德才兼备”“立德树人”。同时,受访者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何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值得我们思考、探索。“信”字排在第二位,表明公众对当前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建立新信用体系的期待。

    (1)简要概括上述文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9 桃花源记(陶渊明)

    俨(yǎn)然 间(jiàn)隔 落英缤纷(bīnfēn)

    豁(huò)然开朗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tiáo)

    10 小石潭记(柳宗元)

    …………

    教学资源网八年级下册考点03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统编版部编版)https://www.0516ds.com/76421.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8,786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