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03 二氧化碳-2024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培优专项训练(沪教版)

    2025-08-24 23:28:36 8752次浏览

    2024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培优专项训练

    专题03二氧化碳

    专题03 二氧化碳-2024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培优专项训练(沪教版)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专题03 二氧化碳-2024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培优专项训练(沪教版)

    考点一自然界中的专题专项二氧化碳

    专题03 二氧化碳-2024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培优专项训练(沪教版)

    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产生CO2的主要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人与动植物的___________。

    (2)消耗CO2的氧化主要途径: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同时产生_______。碳年

    2.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年级影响

    (1)产生_______效应,低碳生活是化学寒假沪教指较低的______________排放。

    (2)在人群密集的培优地方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进入久未开启的训练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要先做______________。专题专项

    考点二二氧化碳的氧化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标准状况下,无色、碳年无味的年级气体,____溶于水,化学寒假沪教密度比空气的培优____,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训练

    2.二氧化碳的专题专项化学性质

    (1)不能供给呼吸(本身无毒)

    (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

    H2CO3很不稳定易分解:__________________。

    (4)与Ca(OH)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的石灰水用于检验CO2)

    (5)与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制碳酸型饮料(原因: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

    2.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原因:干冰能________。)

    3.作气体肥料(原因: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________。)

    4.用来________(原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考点四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和________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1)方法:________________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题型01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X与H2O转化为葡萄糖与O2,气体X是( )

    A.N2B.Ar C.CO2D.SO2

    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元素也参与了碳循环 B.CO2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D.动植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CO2

    3.图1、图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即使反应物相同,但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也会不同

    B.转化1、2实现了太阳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C.转化3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

    D.转化4会大幅度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题型02 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国际冰川专家指出,按现在的消融速度,喜马拉雅山冰川至2035年将全部融化殆尽。与产生这种现象密切相关的气体是( )

    5.每年的 6 月 15 日是全国低碳日,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二氧化碳制冷剂清洁制冰 B.大力植树造林, 固碳减排

    C.用脱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 D.氢燃料汽车替代柴油发电车

    6.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措施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C.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D.尽量选择私家车出行

    考点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题型01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用下图实验研究的性质。

    (1)可证明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现象是_____。

    (2)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二氧化碳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下列是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实验。

    (1)实验一的现象是_____。

    (2)以上实验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实验是_____。

    (3)实验四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理_____。

    题型02 二氧化碳的用途

    3.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灭火 B.人工降雨 C.供给呼吸 D.作气体肥料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结构: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应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

    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利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

    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空气

    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里,通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混合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A和装置F都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装置A比较,装置F的优点是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选择_____ (填字母)。装置E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

    3.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1)如图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用木炭还原氧化铁也可得到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上述两个反应都可得到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小文同学用图2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请指出该装置的两处错误:①_____;②_____。

    1.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美好中国,幸福旅程”,活动中发布了首个中国省级旅游日的地“低碳旅行报告”。下列不符合“低碳旅行”行为的是( )

    A.乘坐电瓶车观光 B.尽可能设置步行道

    C.提倡全民自驾游 D.大力发展绿色住宿

    2.下列关于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3.国家规定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15%。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对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和相应结果处理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从教室不同位置多点采集空气样品

    B.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置于教室一段时间进行测定

    C.测得二氧化碳浓度为0.28%,说明二氧化碳浓度超标

    D.为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教室应多通风换气

    4.某同学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请帮他完成下面的部分实验报告。

    (1)【实验原理】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装置】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CO2,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填字母)。

    (3)【实验步骤】验证集气瓶中CO2气体已集满的方法:_____。

    (4)【反思交流】结合实验,你认为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有:_____(写一条即可)。

    5.小岩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④的名称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序号);

    (4)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为_____。

    (5)实验室制取的CO2气体中常混有HC1气体,除去该气体可以选择的试剂是_____。

    A.浓硫酸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澄清石灰水

    6.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_____(填“单质”“氧化物”或“有机物”)。

    (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烷(CH4)和X。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你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

    (4)应用角度:可用如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制取汽水时,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5)环保角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对策是控制CO2的排放量。请你提出一项可行措施_____。

    7.(新考法——宏微符转换)作为一种碳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Ⅰ、植物气肥

    (1)在蔬菜大棚内增大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促进生长。

    Ⅱ、生产化肥

    (2)二氧化碳和氨气可以生产尿素[]和碳酸氢铵。

    ①合成尿素的反应为,X的化学式是_____。

    ②合成碳酸氢铵的反应为,该反应需在较_____(填“高”或“低”)温度下进行。

    (3)理论上,相同质量的分别生产和,消耗的质量比为_____。

    Ⅲ、催化重整

    (4)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

    ①消碳反应的产物“”是_____。

    ②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_____气体。

    ③其他条件不变,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600℃,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

    8.在实验室里,同学们欲用如图所示装置别取气体并验证其相关性质。

    (1)实验室利用装置制取,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利用的性质,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2)下列反应物状态和条件的组合,适合于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是_____。

    A.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需要加热

    B.反应物为固体和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

    C.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

    (3)在装置中,左端放置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右端放置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向装置中通入足量干燥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干燥纸花_____,湿润纸花_____。上述实验能证明的化学性质是_____。

    (4)欲要同时证明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两点性质,在与装置中,你认为选用_____装置进行操作更合理。

    …………

    参考答案

    考点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产生CO2的主要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人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消耗CO2的主要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产生氧气。

    2.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产生温室效应,低碳生活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要先做灯火试验。

    …………

    教学资源网九年级上册专题03 二氧化碳-2024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培优专项训练(沪教版)https://www.0516ds.com/69495.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8,187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第一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练习(沪教版2024新教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难点6 化学式、方程式的书学及质量守恒定律-2023-2024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难点突破(含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沪教版)

    徐州市睢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