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02 七下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2025-08-24 23:26:00 5678次浏览

    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

    专题02七下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

    专题02 七下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A组·中考真题训练】

    专题02 七下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专题战年中考共25题50分)

    专题02 七下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1.小欢从小学习击剑,下消班会上公己击剑,灭易并在市中小学击剑比赛中获得过奖牌。错冲刺中进入初中后,考训考试老师让他在班会上给大家表演,练备他却不敢“亮剑”。道德对他的法治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青春期矛盾心理的表现

    ②这种心理是不正常的

    ③他应该学会自我调节

    ④是不热爱班级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需要( )

    A.批判的易错用精神和勇气

    B.一味否定他人观点

    C.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D.过度坚持自我主张

    3.妈妈发现小刚的穿着有些另类,便对他说,题全“你是国通一个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专题战年中考”小刚不以为然地说,下消“你知道什么!灭易好些同学都这么穿,错冲刺中这才叫‘酷’,我已经长大了,不要你管。”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批判性思维就是敢于向权威挑战,不听取任何意见

    ②独立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见解

    ③独立思考要能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④“酷”就要穿奇装异服,追求与众不同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早恋的中学生说:“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的。但是,恋爱如树上的果子,只有熟了才好吃。人也像果子,有了学问,会做工作,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时才有能力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教育我们( )

    ①面对青春期朦胧情感要慎重理智

    ②爱情不仅需要承担责任还需要具备能力

    ③欣赏和仰慕就一定是真正的爱情

    ④青春期萌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正常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名言佳句与情绪表达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当读到李白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时,我的情绪低落;当读到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时,我感到愉悦……这表明( )

    ①人的情绪复杂多样

    ②人的情绪是会受到感染的

    ③人的情绪相对稳定

    ④人的情绪受自然环境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男子因与家人闹矛盾而情绪激动,在乘坐出租车时不停向司机转账,要求司机闯红灯,但司机并未遵照该男子的要求。这说明( )

    A.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B.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动

    C.多样的情绪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D.同一情绪对不同的人影响相同

    8. 2023年2月2日,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在江西铅山县召开,经心理专家分析,胡某宇性格内向,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这告诉我们( )

    A.经常宣泄负面情绪,就能缓解压力

    B.负面情绪危害大,我们要学会回避

    C.持续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会危害身心健康

    D.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必须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

    9.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青春期要杜绝负面情绪

    B.要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

    C.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D.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10.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踢猫效应”告诉我们( )

    ①人的情绪由外部因素决定,需要进行调节

    ②人的情绪相互感染,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

    ③只有合理宣泄才有利于我们更好调控情绪

    ④掌握处理负面情绪和减压的方法,保持积极心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在一次全国比赛中,一位跳水运动员因为紧张导致失误,成绩不佳。另一位运动员小叶目睹这一情况后也很紧张,她不断提醒自己“我一定行”,最终轻松上阵,夺得了冠军。小叶夺冠的经历说明( )

    A.赛前紧张是正常现象,不必调整自己的心态

    B.情绪会相互感染,不要让负面情绪流露出来

    C.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可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D.自信可以给人勇气,满怀信心就能赢得比赛

    12.在某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老师和同学都寄予厚望的小丽因发挥失常,没有为班集体赢得荣誉,小丽很伤心,每天都闷闷不乐,你给小丽的正确建议是( )

    ①默不作声,掩饰并压抑负面情绪 ②改变认知评价,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③大发脾气,尽情宣泄不良情绪 ④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充溢着旅人凄苦悲凉之情;“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抒发了伟人气势磅礴的豪迈之情。同样写秋,表达的意境却不同,这是因为( )

    A.情感与人们的想象力无关

    B.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C.情绪受周围环境影响且具有稳定性

    D.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

    14.东东代表班级参加年级法律知识竞赛,发挥失常,没有拿到奖项,心里很不舒服,决定继续深入学习,争取下次活动取得好成绩,为班级获得荣誉。这启示我们( )

    A.挫折就是生活中的灾难和障碍

    B.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C.负面情感比正面情感更加有助于成长人

    D.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15.下边漫画反映了( )

    A.负面情绪和情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B.情绪和情感是复杂多样的

    C.负面情绪和情感对个人成长毫无意义

    D.情绪和情感是不可调控的

    16. 2024年2月25日,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乒联世乒赛团体赛中斩获男团和女团两个项目的冠军。比赛中,队员们奋勇拼搏,密切配合,相互鼓励,一路过关斩将,成功登顶荣耀之巅。中国乒乓球队能保持长盛不衰,不仅是因为经验丰富的教练团队和严格的队员选拔,更重要的是团队建设。这告诉我们( )

    A.集体要成功,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B.个人成就集体,两者利益总是一致的

    C.集体的力量来源于共同的目标和团队协作

    D.集体的力量一定能改变个人的命运

    17.有人说,个人的努力是加法,团队的努力是乘法。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集体为个人搭建了交往的平台

    B.维护集体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C.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

    D.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18. 2023年5月20日,在羽毛球苏迪曼杯半决赛中,中国队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实现超级大逆转,战胜日本队挺进决赛,并在随后的决赛中战胜韩国队,第十三次捧得苏迪曼杯。中国羽毛球队的胜利表明( )

    A.团结的集体可以战胜一切对手

    B.集体的胜利要凭天赋和运气

    C.优秀的集体需要牺牲个人利益

    D.集体的力量来源于团结协作

    19.漫画《无题》蕴含的道理是( )

    ①集体互助有利于实现共同目标

    ②集体建设需成员加强自我管理

    ③集体力量源自成员间团结协作

    ④集体力量大小取决于成员多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 2023年5月21日,苏迪曼杯半决赛,中国队在第四场决胜局16比20落后时并没有放弃,上演惊天大逆转,昂首挺进决赛。在决赛中,中国队发挥团队力量,力克韩国队,再次问鼎冠军。材料说明( )

    ①人生难免有挫折,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 ②面对挫折,我们要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③集体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 ④集体力量是强大的,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 2021年“最美大学生”周锦宇,这样评价他带领的“藏鹰”光转换材料科技创新团队:“藏鹰团队是人才的汇集,各有所长。交给队员的任务自己可以不用太放在心上,因为大家会完成得比我更好,彼此都是非常得力的合作伙伴。”“藏鹰团队”的力量来源于( )

    A.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简单相加 B.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C.团队领导者的个人英雄主义 D.小团体主义作用的充分发挥

    22.为助力枣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2023年,市教育局提出了“保障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守护青少年校园安全”等教育10件惠民实事,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枣庄教育,切实擦亮“学在枣庄”教育品牌。由此可见,市教育局( )

    ①积极实施社会保护

    ②全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③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④切实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3. 2024年以来,某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以“远离危险”为主题,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向未成年人宣传禁毒、防诈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该做法旨在( )

    A.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构筑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家庭防线

    C.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D.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4.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及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施行该条例旨在( )

    A.认识网络弊端,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网络

    B.增强权利意识,保护未成年人人身自由

    C.优化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D.引导遵纪守法,彻底杜绝未成年人犯罪

    25.针对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非理性消费等问题,《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网络服务要建立有效的用户身份认证和年龄分级系统,实施差异化的服务策略。这一规定( )

    A.体现了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家庭保护

    B.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法律地位

    C.彰显了平等就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B组·通关训练】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1.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是不正常的现象

    B.青春期心理矛盾有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C.青春期心理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妨碍我们的发展

    D.青春期心理矛盾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理会,任其发展

    2.中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面对这种情感,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B.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不正常的表现

    C.要尽量杜绝与异性同学交往 D.异性同学之间不可能有真挚的友谊

    3.青年时代的徐悲鸿四赴上海,穷到沿街乞讨,难到想要跳江。然而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越挫越勇,以“山穷水尽而能自拔,才不是懦夫”的精神自励,最终成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③自强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自信

    ④经历挫折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 “情绪达观的人,看万物无不积极乐观、从容应对;心怀疑惧的人,则常常如惊弓之鸟,草木皆兵。”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人的情绪是无法调控的 B.负面情绪必然带来伤害

    C.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 D.情绪受单方面因素影响

    5.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在组织《揭开情绪的面纱》一课教学时,开展了有关“情绪波动原因”的问卷调查,下图是数据统计结果。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的情绪是受多方面影响的

    ②人际关系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原因

    ③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积极的情绪会带给人美好的情感体验

    ④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要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我国选手程文涛和石浩玙在202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游混双技术自选决赛失误后不气馁,在自由自选决赛前,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来放松自己,发挥出最佳水平拿到金牌。他们调节情绪方式是( )

    A.转移注意 B.放松训练 C.合理宣泄 D.改变认知评价

    7.临近中考,小五很紧张,妈妈对他说:当心情不舒畅时,你可以选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去看看浪漫的蓝花楹;你也可以去游览翠湖,领略碧波绿水的清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考前紧张是正常现象,不必调整自己的心态

    B.情绪会影响行为,不要让负面情绪流露出来

    C.自信给予人勇气,满怀信心定能考出好成绩

    D.转移注意,合理调节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从题文中对小欢行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是青春期矛盾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是正常的,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里矛盾,①③观点正确,②观点错误;不敢亮剑并不代表不热爱班集体,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2. A

    【详解】本题考查批判精神。

    A:分析题文,“学贵有疑”意思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要多怀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故A正确;

    B:批判不能一味否定他人观点,要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故B错误;

    C: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注意批判的方法;故C错误;

    D:我们不能过度坚持自我主张,要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

    教学资源网中考专题02 七下消灭易错冲刺中考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https://www.0516ds.com/102814.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1,404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2年中考名师总结道德与法治答题公式及解题方法

    专题02 友谊的天空-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真题】2023年南通市中考各科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淮安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河北省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前模拟试卷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