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记叙文阅读-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点大串讲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点大串讲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1-3单元)考点大串讲
专题07: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知识及答题方法
1.记叙文的专题六要素是什么?
(1)人物 (2)时间 (3)地点 (4)事件起因 (5)经过 (6)结果
2.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
(1)比喻 (2)拟人(3)夸张 (4)排比 (5)反复 (6)对偶或对仗 (7)反问(8)引用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记叙教部级上讲讲解道理,文阅增强语言的读学大串生动性、形象性、年人化抽象为具体,编版版年使人易于理解。统编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学期性格、思想、语文感情和动作,期中使物人格化,考点使之更形象,专题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记叙教部级上讲效果。
(3) 夸张:突出特征,文阅揭示本质,读学大串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6)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8)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2)格式:修辞本身得作用 +联系上下文的情景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特点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的特点(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套修辞作用)
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4.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对比、衬托(2)欲扬先抑(3)象征
(4)白描(5)铺垫(6)设悬念、埋伏笔
5.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格式: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①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②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7.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8.开头语段有何作用?
(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2)引起下文或总领下文;
(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础;
(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9.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
(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 ;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 ;
(3)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则还应加上:揭示故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10.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格式;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
1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
说)
12.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描写方法分为: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描写的作用:
(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作用:
①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
②渲染某某气氛;
③ 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④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3.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
(1)顺叙; ( 2)倒叙(在开头) ( 3)插叙。
如果是插叙,答题格式是:
(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
(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如果是补叙,答题格式是:
(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
(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
(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如果是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体现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把所有材料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说,线索就是文章的纲。线索大致分六类:
①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变换为线索。
②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③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④以人物或人物的的特征为线索。
⑤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⑥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15.怎样找线索?作用是什么?
找开头、结尾或反复出现的句子。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题目;
(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
(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
(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16.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为什么?)
从以下角度考虑:
(1)是全文的线索;
(2)题目点明中心;
(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
(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6)点明主要事件;
(7)题目有双关义;
(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
17.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
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或者主要事件怎么样),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
…………
教学资源网七年级上册专题07:记叙文阅读-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点大串讲https://www.0516ds.com/60553.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7,426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