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

    2025-08-24 23:32:25 5237次浏览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学年学期答卷前,人教考生务必将自己的部编版年必刷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历卷含解析

    2.回答第Ⅰ卷时,史上选出每小题答案后,期中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考前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答案用橡皮擦干净后,学年学期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人教写在本试卷上无效。部编版年必刷

    3.回答第Ⅱ卷时,历卷含解析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史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期中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12课。考前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材料可以印证我国早期人类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的是( )

    A.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B.炭化的稻谷、稻秆等

    C.遗址中的灰烬、烧骨等 D.钻木取火的远古传说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

    A.会农业种植 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会制作陶器 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3.见右图,大约距今五六千年前,南京迎来了第一批原始居民一一北阴阳营氏族。他们在以原始农业为主、渔猎生活为辅的同时,相应地制作了一些陶质的生活器用具。在这些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彩陶,反映了北阴阳营氏族已有了一定的审美情趣。彩陶器物的出现,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个遗址中看到( )

    A.大汶口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良渚古城遗址 D.半坡遗址

    4.近代出土的郭店楚简《唐虞之道》写道:“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这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禅让”的主要标准是( )

    A.血缘 B.出身 C.财产 D.贤德

    5.禹接受治水重任后,全身心投入治水。他总结教训,采用开凿河渠加以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历经10年终于消除水患。最能反映大禹治水精神的关键词是( )

    A.乐于助人 B.创新坚韧 C.奋发进取 D.团结协作

    6.我国奴隶制王朝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

    A. 夏朝、西周、商朝 B. 西周、商朝、夏朝

    C. 商朝、夏朝、西周 D. 夏朝、商朝、西周

    7.西周时期,根据分封制,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权力的是( )

    A.天子 B.卿大夫 C.士 D.平民

    8.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顾众臣反对,数次点燃烽火,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各诸侯懊恼不已。周幽王能数次戏弄诸侯源于分封制下( )

    A.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 B.诸侯需要加强地方控制

    C.诸侯需要扩大统治范围 D.诸侯需要服从周王调兵

    9.早期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下列朝代中,以创造了青铜器和甲骨文著称的是( )

    A.秦朝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10.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它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我国最早的铜器出现于( )

    A.原始社会后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时期 D.东周时期

    11.我国历史上某个王朝情况如下: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该王朝建立了中国古代真正的霸权,建构了复杂的国家组织。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记载的王朝。这个王朝是( )

    A.秦朝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12.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下列句子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

    A.春秋五霸古书中有不同说法 B.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

    C.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代表新贵族崛起 D.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

    13.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14.下列四幅图中,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深耕细作的是( )

    15.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

    A.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16.战国时期,各国都注重兴修水利。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白渠 D.大运河

    1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下列历史人物的事迹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

    ①禹 ②周幽王 ③商鞅 ④李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论语》记载孔子话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话语说明孔子具有( )

    A.民本思想 B.无为思想 C.德政思想 D.兼爱思想

    19.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临洮——辽东 B.临洮——咸阳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20.如图是我国统一货币秦半两钱。下列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半两形制沿用至今 B.“半两”字体是草书

    C.春秋战国各国通用 D.促进交流巩固统一

    21.归纳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民族关系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C.经济繁荣与对外开放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2.《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材料表明刘邦能战胜项羽的原因是( )

    A.深得民心 B.善于用人 C.刑法严酷 D.休养生息

    23.以下都是两汉时期的皇帝,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24.右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

    A.“削藩”——汉景帝 B.“推恩令”——汉武帝

    C.休养生息——汉高祖 D.“分封制”——周武王”

    25.《汉书·食货志》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 )

    A.统一铸币 B.盐铁官营 C.平抑物价 D.休养生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26题10分,每27题12分,每28题13分,共35分。

    26.中国是世界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材料一 图一的文字名称是什么?这种文字是什么时期的文字?最早发现它的人是谁?(3分)

    (2)图二统一后的文字是什么字体?这一时期在统一文字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丞相是谁?(2分)

    (3)“中国人和水稻打交道七八千年”,那么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哪一原始居民就已种植水稻?(1分)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哪一种农作物?(1分)

    (4)读材料二的图3、图4,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分)

    材料三 秦孝文王以李冰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故……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5)根据材料三,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1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一 如下图

    (1)材料一 图一的人物是谁?他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 (2分)

    材料二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2011年1月11日 ,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2)据材料二和图2,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2分)

    材料三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孔子对古代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4分)

    (4)西汉初,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接受了谁的什么建议?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8.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商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1)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5分)

    材料二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是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材料三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3)面对材料三中出现的问题?汉武帝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为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此外,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还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

    参考答案

    1、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了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而选项B是稻谷、稻杆在地下深处封闭空间里,经过长时间无水、无阳光、无空气的环境下形成一种保护相对较完整的失水干燥状态,实际上这种在压力等复杂环境下碳化,已经是朝着化石方向发展。但这与题干要求无关。至于A和D,想象和远古传说不能准确地历史的史实,无法作为证据来进行印证。因此,选C.遗址中的灰烬、烧骨等

    2、B

    【解析】根据出土文物“猪纹陶钵“鱼鸟纹彩陶壶”“五道纹彩陶盆”可知,这些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都非常精美,栩栩如生,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具有朴素审美观念,因此,选项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符合题意;ACD全面无法体现,表述错误,排除。

    …………

    教学资源网七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3635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4,997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频选择题50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无答案)

    2023年常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