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10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2025-08-25 03:34:09 2865次浏览

    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

    专题10诗歌鉴赏

    专题10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一、专题专项诗歌基础知识

    专题10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一)定义:

    专题10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诗歌暑假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鉴赏假预解析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年暑文学体裁。

    (二)起源:

    古时候,习升信息技术不发达,语文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培优于是统编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版含口中传递。早期,答案诗、专题专项歌与乐、诗歌暑假舞是鉴赏假预解析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年暑在实际表演中总是习升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三)发展:

    《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四)古代诗歌分类

    1、按题材分类:

    (1)山水田园诗(2)边塞军旅诗(3)怀古咏史诗(4)咏物诗(5)送别怀人诗(6)羁旅思乡诗(7)闺怨诗(8)即事抒怀诗

    2、按体裁分类:

    (1)古体诗

    ①古诗唐以前的诗歌,分为四言古诗,如《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②楚辞具有浓郁楚地色彩,如《楚辞》)

    ③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

    ①绝句共4句,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一句五个字称五言,七字称七言。

    ②律诗共8句,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长篇的律诗称为排律。排律一般为五言,七言极少,如白居易的《代书诗寄微之》,全诗共100句。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3)词

    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风格主要有婉约派、豪放派。

    (4)曲

    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由宫调(曲调)、曲牌、题目组成。

    二、鉴赏角度

    (一)形象分析

    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应注意诗中选取的事物。

    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及其含义

    1.植物类

    青草:喻离恨、荒凉。

    杨花:写离情。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也象征高洁美好的品格。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丁香:愁思或相思,高贵等

    落花:时光流逝,时光不再。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杨柳: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菊花: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品格的象征。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梅花:常常是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品格的象征。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青松:它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因此常象征孤傲、正直、高洁的品格。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莲花: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又由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2.动物类

    燕子:春光美好或伤春惜时;思念亲友、羁旅情怀

    马:比喻志向或漂泊思乡之情。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猿猴:写愁绪。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乌鸦:常表现荒凉凄清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传信使者。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子规(杜鹃、布谷):常常是凄凉、哀伤、思乡的象征。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鸿雁:诗人常借雁抒情,寄寓乡愁。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寒蝉:常常成为诗人自喻清高的载体。同时,一人秋,蝉就命在旦夕,一番秋雨后,蝉便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蝉又有悲凉的意味。

    3.景物类

    春雨:喻愁绪、惆怅、人生的挫折。

    大海:喻愁绪或理想。

    月亮:寄托思念。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西风:写愁绪。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春水:写愁绪。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流水:常以水喻愁或时光的流逝。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二)语言分析

    1.语音上:音乐之美。

    2.语义上:精炼、形象、情意之美。

    3.语法上:语序颠倒,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4.语言风格和意义性: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深沉委婉、热情奔放、直朴清纯、典雅文丽、轻灵飘逸;表层义、深层义(语境义、特殊义)

    (三)写作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2.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3.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四)情感方面

    1.以抒情为主的古诗文

    2.以说理为主的古诗文

    3.以意境为主的古诗文

    常见情感: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①读诗词的题目,了解这首诗词主要写了什么。

    ②读作者所处的朝代,关注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③读注释,了解诗词中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

    ④抓住关键词句,也就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词句。

    ⑤体会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⑥细读古诗词的最后两句。一般最后两句常点明诗歌主旨,阅读时应仔细读。

    一、选择题

    1.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写( )节的。

    A.中秋 B.端午 C.清明 D.重阳

    2.下面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句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班级诗歌会上“飞花令”环节,要求说出含“花”字的诗句,下面哪一首诗不符合要求?( )

    A.《滁州西涧》 B.《惠崇春江晚景》

    C.《大林寺桃花》 D.《清明》

    4.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元日》一诗中描写的春节习俗? ( )

    A.饮屠苏酒 B.燃放爆竹 C.登高远望

    5.“元日”的“元”字,字义应选择下列哪项?( )

    A.第一;开始的 B.为首的 C.基本的;主要的 D.朝代名

    6.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迟日江山丽( )

    A.迟到的太阳 B.春日 C.太阳升得晚

    7.下列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季节都是春季。

    B.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作者看到了悠闲地野鸭和逆流而上的河豚。

    C.《三衢道中》中的“三衢”是指浙江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8.《三衢道中》这首诗中,诗人轻舟泛溪而行,走到了小溪尽头,但游兴不减,继续在山路行走,我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

    A.表明诗人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

    B.表明诗人对事物的仔细观察。

    C.表明诗人不惧长途跋涉的精神。

    9.“梅子黄时日日晴”的意思是( )

    A.梅子还没黄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

    B.梅子成熟了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

    C.梅子枯黄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

    10.《绝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B.浓浓的思乡之情 C.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1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绝句》朗读时要用欢快的语调,读出对春天的赞美。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前一句动态描写,后一句静态描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C.《惠崇春江晚景》作者以细致、敏锐的感受写出了晚春时节的春江景色。

    12.我认为“春江水暖鸭先知”揭示的道理是( )。

    A.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 B.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有深切的感受。

    C.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D.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13.唐朝诗人杜甫的佳作《绝句》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天 B.夏天 C.冬天

    14.下列诗句中没有出现植物的一项是(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6.下列诗句跟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7.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亲情,常常在诗句中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下诗句与思念家乡无关的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异乡”和“异客”表现了诗人在他乡的( )。

    A.孤独感 B.悲伤感 C.遗憾感

    19.唐代诗人杜牧《清明》一诗的前两句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

    A.愁苦 B.愤慨 C.凄凉、惆怅

    20.根据内容理解,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日,就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

    B.“屠苏”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驱邪避瘟疫。

    C.“借问酒家”就是诗人想借卖酒人家一瓶酒喝。

    D.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就是每年的阳历九月九日。

    二、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1.杜甫是___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__”。

    22.解释下面的词语。

    迟日:_________泥融:_______

    23.这首诗对仗非常工整,诗句中“迟日”对“___”,“江山丽”对“___”,“___”对“沙暖”,“飞燕子”对“___”。

    24.诗句中体现燕子繁忙的字是“___”,体现鸳鸯慵懒的字是“___”。

    25.本诗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展现了初春时节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26.前两句诗优美生动,分别从( )和( )的角度勾勒出了明丽的春日景色。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27.下面对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和谐的立体春景图。

    B.第三句诗描写的是静景,第四句诗描写的是动景。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参考答案

    1. 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意思、传统节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描写的是重阳节。

    故选D。

    2. 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的传统节日。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这两句诗的含义是: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飘落,路上的行人个个落魄断魂的样子。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天气的特征及上坟归来时人们的表情。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及天涯游子的孤独之感。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诗句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

    …………

    教学资源网三年级下册专题10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10251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1,272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