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专题05古诗文和日积月累
命题焦点:
从近年来小考题的专题中专命题来看,关于“古诗文”的古诗检测,试题类型较为灵活,文和考查重点侧重于对古诗文的日积积累、理解、月累语文赏析和评价。学年下学项复习统主要题型有:①有关古诗文的年级作者、作品、期期年代等文学常识的编版填空、判断、专题中专选择和连线题;②古诗文的古诗默写与补写题;③按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题;④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题;⑤分析古诗文表现手法题;⑥理解古文字词题;⑦翻译古文句子题;⑧体会古诗文所蕴涵的文和哲理题。这部分设题范围广泛,日积题型灵活,月累语文试题存有一定的学年下学项复习统难度,尤其是针对古诗文赏析、评价和体会
根据命题焦点对本册1—4单元做如下复习:
一、本册(1—4单元)古诗文盘点
第1课古诗三首(必背)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参考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参考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铜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串起,当做银钲,提在手中,轻轻敲打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参考译文: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第9课古诗词三首(必背)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参考译文:边塞一带阴云密布,烽烟滚滚,皑皑雪山都显得黯然无光,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铠甲,但只要边患仍在,就绝不返乡。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唐)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参考译文:黄河奔流入海,华山高耸入云。夸张的手法表现北方河山的壮丽。遗民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参考译文:身在蜀地时,忽然听闻蓟北被收复的消息,不禁泪洒衣衫。回头看到妻儿也一扫愁容,随手卷起书本,内心欣喜若狂。在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可以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到襄阳,去往洛阳方向。
二、(1—4单元)日积月累盘点
语文园地一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参考译文:慈爱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衫。临行前她一针一线缝得密密实实,怕的是离家的孩子迟迟不回。谁能说子女那像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春晖般的慈母恩情?
语文园地二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参考译文:春天的夜晚十分静,山中一片空寂,甚至听得到桂花落下的声音。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山间溪畔时而传出清的鸟鸣声。
语文园地四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参考译文:纵目望去,黄河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折杨柳》曲子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参考译文:友人在黄鹤楼和我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只看见滚滚长江水流向天边。
三、(1—4单元)新学知识点
1.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理解:这两句诗让人仿佛看到还不懂得耕织的小孩子,正在桑树荫附近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画面。他们先挖好小坑,然后撒上瓜种,浇上水,最后盖上一层薄土他们的动作十分生疏、笨拙,虽然弄得满身泥土,却依然兴致不减。即使汗水不住地往下流,也遮不住脸上满足、得意的神情,十分可爱。从中可以体会到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以及乡村儿童生活的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理解:这两句诗让人仿佛看到冬天的早晨,小孩子小心翼翼地从铜盆中取出冰块,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钲敲的画面。从中可以体会到小孩子的开心快乐,聪明活泼以及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两句诗让人仿佛看到傍晚时分,一个牧童横坐在牛背上,随口吹着短笛慢慢回家的画面。从中可以体会到牧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以及乡村生活的恬静美好。
2.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示例:
村晚
傍晚,一阵微风吹过,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泛起了一圈圈波纹,几乎溢出了池岸。远处,红红的落日挂在山头,像被大山含在口中一样。它们的影子都浸在寒冷的池水中。一个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手中拿着一支短笛随意地吹着,虽然不成曲调,但是老牛似乎是他的知音,在笛声中缓步往家走。这笛声传得很远很远,林中的小鸟静静地听着,仿佛陶醉其中。
多么幽雅的景致,多么悠闲的生活!
3.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诗句的意思可参考本课“课文全解全析’中的翻译),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体会:将士们在边塞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中,无数次奋勇杀敌,铠甲已经磨破。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成边将士不畏艰苦,誓言报国精神的赞颂之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体会:诗人原本是身在南方北望中原的,但在诗中却反过来以遗民的视角写他们南望。遗民的所思所想,其实是诗人的,由此可以体会到,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失地不能收复的满腔悲愤和对收复失地的热切期盼。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体会:从“放歌”“纵酒”“作伴”“还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愉快、兴奋的心情,联系上文知道这是“喜欲狂”的表现,表达了诗人收到喜讯后极度喜悦和迫切还乡的心情。
一、回忆古诗文,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2.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5.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下襄阳向洛阳。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
9.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内容回顾。
1. 《稚子弄冰》这首诗中体现时间的词是“”,意思是。整句诗是对孩子玩耍时一连串的描写,一个“________”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孩子剜冰时的样子。这首诗写的是小孩子在冬天用冰穿上彩线做乐器敲打,突然冰碎,发出玻璃碎的声音,以________的笔调,写出了孩子的________与________。
2.《游子吟》通过回忆________为自己临行前________的场景,突显并歌颂了母爱的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________________,千百年来,援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弦,催人泪下。
3.《从军行》诗中“________”尽管写出了________,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________,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________。
4.《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________写的,字________,世称“________” 。他的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是唐代________诗派的代表,有“________”之称。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时间________,送别的地点________。这首诗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友人饯行时劝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________之情。
三、先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然后再填空。
1.“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代________写的《》。
2.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 】·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唐 】·________·《 送元二使安西 》
4.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 ——【】·王昌龄·《________ 》
四、先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品读诗词,完成练习。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________________供:________傍:________阴:________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稚子:________________铮:________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情境写诗句。
1. 《稚子弄冰》中写冬天孩子们把一大块冰穿上彩线,当作证来敲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游子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这两句诗描 写了母亲为儿子细心缝制衣裳的情景 。
3.乡村的生活像一首歌,是一首诗。雷震在《村晚》中,描写了农村夜晚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描写了农家男女白天锄地夜晚捻搓麻线, 没有片刻工夫休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在《稚子弄冰居》中描写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考点演练
一、1.童孙未解供耕织
2.彩丝穿取当银钲
3.短笛无腔信口吹
4.黄沙百战穿金甲
5.南望王师又一年
6.即从巴峡穿巫峡
7.谁言寸草心
8.人闲桂花落
9.春风不度玉门关
10.唯见长江天际流
…………
教学资源网五年级下册专题05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统编版)https://www.0516ds.com/10235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1,143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