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语文(南京卷)-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2025-08-24 17:27:16 1884次浏览

    sinym

    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语文(南京卷)-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语文(南京卷)

    语文(南京卷)-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满分120分,语文考试用时120分钟)

    语文(南京卷)-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南京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卷年卷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中考最后

    2.作答选择题时,考前选出每小题答案后,语文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南京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卷年卷再选涂其他答案,中考最后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考前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语文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南京先划掉原来的卷年卷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中考最后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考前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情境题】小文看到宣传海报上的“火把”图案,生发联想。根据积累,完成任务。

    (1)(4分)根据拼音,补全联想生发的“火”字旁汉字。

    (2)(4分)“火把”让你联想到了哪位名著人物?联系“火把”特点,结合名著内容,简述原因。

    2.(8分)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当人类文明的长卷展开,这盏高悬五千年的中国红灯笼,正以诗意的光芒,照亮“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苍穹。春节不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的思念凝成红灯笼的暖光,更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新旧更迭中,一个民族对岁月最深情的告白。春联的墨香里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的祈愿,守岁的烛火中跃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的江山画卷。春节文化穿越千年风雨,生生不息。

    3.【情境题】(2分)小语在参观完航天科技图片展后,想写一副对联描述自己的感受,但是还没有组织好语言,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神州梦想 重现 千里探火 九天逐月 祝融 点亮 中华传说 嫦娥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热点题】小武和小玄发现今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创意融合舞蹈《秧BOT》爆火,人形机器人与人类舞者共同呈现表演中国传统秧歌,这一幕被美国“科技时报”新闻网赞誉为“令人惊叹的创新成果”,“将文化遗产与尖端技术融为一体”。请你对照下面图片,利用说明顺序简单介绍一下机器人。

    二、阅读与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3分)

    惊秋塘①记

    【南宋】楼炤②

    今上驻跸③临安,登吴山,览西湖,辄动北顾之思。二圣④未还,境土未复。余适在衰经⑤,哀痛之际,益深怀国之忧矣。

    偶自南府往观故居,见池水清涟,天光云影,某童子时所钓游处也。正金风萧瑟,梧叶飘贬,游鱼出没,残荷摇曳。徘徊斯塘之上,而惕然⑥若有所惊,因名曰“惊秋”。何也?四时之行,百物之生,时至于秋,凡物之生长,于是乎收焉。触目激中,宁无故宫禾黍⑦之思乎?王业偏安。宁无恢复中原之志乎?

    夫尺土皆王土也,开府南郊,君之赐也;故居之适,亦君之遗也。余有焉,余自安焉,君之故都何在?临斯塘,睹斯景,戚焉而惊动于心。击楫起舞,诚有异代而同情者。余愿文吏思死其职,武吏思死其兵,追奔逐北荡平中原以雪祖宗数百年之耻。则今日惊秋之塘,亦激发忠愤之一机,因记之。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惊秋塘:永康村名。村口有清池一方,以此文名,而村亦以此文名。②楼炤:浙江永康人,南宋大臣,靖康间力主抗金。③驻跸: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④二圣:宋徽宗、钦宗二帝。金兵破开封,二帝被俘。⑤衰绖:谓居丧。⑥惕然:惶恐貌。⑦故宫禾黍:意为昔日宫殿,今成荒野。

    【读文释义】

    5.(4分)请你运用积累的文言词语知识,完成下面的文言词语积累卡。

    6.(2分)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2处)

    追 奔 逐 北 荡 平 中 原 以 雪 祖 宗 数 百 年 之 耻

    【赏景析情】

    7.(3分)散文中写景的句子别有韵味,请你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句的表达效果。

    正金风萧瑟,梧叶飘贬,游鱼出没,残荷摇曳。

    8.(4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何以名塘为“惊秋”。

    (二)【热点题】紧跟时代热点,某小组在阅读日活动中开展了关于AI阅读的专题讨论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的相关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9分)

    材料一

    ①微信读书上线的“AI问书”功能,可以让用户在遇到不懂的名词和问题时,通过搜索或者长按书籍正文,即可借助AI技术从书籍中获得解释和回答。这就像把浩瀚的电子书库变成了可检索信息的知识库,让AI从中提炼知识点并生成高质量的回答,从而提高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和精确度。

    ②微信读书开发的另一项新功能,是利用AI列出书籍大纲。该功能可通过AI技术对书籍内容进行分析和提炼,形成结构化大纲,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全书主旨和框架,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结束后,用户可借助AI大纲,回顾特定章节和知识点,无须再次逐页翻找原文。

    ③“AI+数字阅读”还能够将电子书转换成音频、图片和视频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沉浸式阅读体验。与早期的文字转语音功能相比,如今由AI实现的语音读书功能更为强大,在重读、速度、音色和音量等方面更接近真人的声音,甚至可以富有情感地朗读,准确模拟人说话时的停顿与笑声等。目前,微信读书的AI听书功能集成了语音合成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将文字转换为自然流畅的语音。

    材料二

    ①AI阅读就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智能化阅读方式。它不再局限于逐字逐句阅读文本的传统方法,而是通过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学习模型等多种AI手段,对书籍、文章、文档等各类文本信息进行深度分析、理解与处理。

    (摘编自“密度科技”公众号2024年11月22日)

    ②现代人最明显的特征在于生活快节奏,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和处理家庭事务上,留给阅读的时间很少,且大多是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这种时候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阅读习惯很难保持下去。而利用AI进行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更快速、更高效地获取书籍中的核心信息和知识点,从而提升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

    (摘编自刘静杰《AI时代,用AI拆书打造高效阅读新体验》)

    材料三

    ①正如弗吉尼亚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威灵汉所说:“阅读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认知和语言交互的复杂生理、心理过程,需要高度的身心投入,包含了情感体验和意志努力的过程。”AI固然能帮助我们提高效率,将文本进行抽象、总结,从几十万字浓缩为几十字,但AI并不能完全替代阅读,它没有感官,无法感知阅读过程本身带来的审美体验和乐趣,如科普作品带我们领略自然和宇宙的奥秘,文学作品让我们共情人物的悲欢离合等。AI也无法像我们自己阅读一样,帮助我们体验人生起伏、参悟生活真谛。

    ②人工智能时代,阅读的主要目的或许已不再是获取知识。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AI技术为我们提供个性化推荐、内容摘要等便利,进行深度阅读,提高我们的阅读质量和思考深度,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利用AI技术提高阅读效率的基础上,尝试跨学科阅读,阅读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书籍,培养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视野,构建从“跨·阅”到“超·阅”的全过程阅读生态,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并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汇、融合与融通,把自己培养成具有超学科素养和跨学科创新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新质生产力人才,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③人工智能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仍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摘编自“东华大学图书馆”公众号2024年5月13日)

    9.(2分)下列是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如今的AI已有强大的语音读书功能,目前在不少方面已经接近人类的声音,可以实现有情感地朗读,一些AI产品还能够将文字转换为自然流畅的语音。

    B.利用AI进行阅读,能快速、高效地获取书中的核心信息和知识点,可以有效应对现代人因生活节奏快,工作、家庭事务多,导致阅读时间少且碎片化的问题。

    C.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可以利用AI进行深度阅读,也可以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通,获取知识或许不再是阅读的主要目的。

    D.利用AI技术能培养人们的超学科素养和跨学科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人们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视野,实现跨学科知识的学习。

    10.(3分)小组成员想为右图配上解说词,请你依据以上材料,以“利用AI进行阅读,可以”为开头,完成解说词的拟写。

    11.(4分)有同学认为既然有了AI阅读,那么像《水浒传》这样篇幅长、内容涵盖量大、体系复杂的大部头小说,就不必进行整本书阅读了。结合以上材料和你阅读这部名著的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

    参考答案

    1. (1)①燃 ②炽 ③炬 ④烽

    (2)示例: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火把”象征着光明、希望与指引,保尔在革命道路上,就如同一把燃烧的“火把”。他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却始终怀揣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如同火把的光芒,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激励着身边的人。他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在建设中无私奉献,即便身体遭受病痛折磨,也从未放弃,就像火把永不熄灭,为实现理想不断散发着光和热。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燃烧(rán shāo):物质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比喻像火焰那样发光、发热或某种感情、欲望高涨。

    炽热(chì rè):形容温度极高;极热;(情绪等)热烈。

    …………

    教学资源网中考语文(南京卷)-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https://www.0516ds.com/101431.html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sinym

    181

    313,122

    0

    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专题10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第01期)

    专题05 概括人物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01 理解诗歌意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14 句子排序(真题闯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押题13 《笑对挫折》《追赶》《文学梦,我的梦》《我的青春行记》《终于迈出那一步》-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精选多主题范文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