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5-08-24 23:27:41 7117次浏览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汇总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最苦与最乐》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学年下册析单选题

    1.对下列病句的人教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部编版统编版“讨论”和“听取”调换 )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年级使我对自然科学的语文兴趣更大了。(缺主语,第课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最苦最乐中国人民的同步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练习“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含答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案解(前后矛盾,学年下册析将“整整”改为“足足”)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人教一项是( )

    A.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部编版统编版心情放松了许多。年级

    B.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C.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3.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的书咋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木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①③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③②①⑤ D.③②①⑤④

    4.下列词语中加划线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洗濯(zhuó) 酝酿(niànɡ)踉踉跄跄(liànɡ) 获益匪浅(fěi)

    B.霎时(shà)猝然(cuì) 头晕目眩(xuàn) 忍俊不禁(jìn)

    C.贮满(chù) 滑稽(jī) 春华秋实(huá) 随声附和(hé)

    D.雏形(chú) 磅礴(bó) 玲珑剔透(tì) 苦心孤诣(zhǐ)

    5.读课文《 最苦与最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4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C.课文第4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用作论据,曾子的话用作论点。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

    7.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二、填空题

    8.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缠着(_________) ②斟酌(_________)

    ③河dī(_________) ④é(_________)诈

    9.文学常识填空。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_________,字卓如,号任公,别号_________ ,广东新会人, _________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__________________》。

    1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词

    ①失意,会使你冷静地反思自责,使你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努力克服不足,从而驾驭生命的帆船,乘风破浪,以求一搏,从失意的废墟上重新站起。

    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昨天是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天,经历了几天紧张拼搏的考生们如释重负,开始设计自己轻松的假期。

    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②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逃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真诚

    ①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幻想与憧憬。然而,当岁月为我们的人生之树又增添一围崭新的年轮时,我们却愈来愈感到首先需要的是真诚。因为真诚是火,当心与心之间横着樊篱时,它会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导心灵共同拥抱美好与真情;真诚是水,当思想里积起种种难以沟通的障碍时,它会洗去一切误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间串流一条理解的小溪。

    ②真诚的人坚强自信,乐观向上,在他们眼里,困难是胜利的前奏,失败是成功的信号;真诚的人从善如流,热情大方,生活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实践中乐于助人,行为高尚;真诚的人嫉恶如仇,崇尚真理,他们是现实生活的清洁工,又是良好社会秩序的交通警;真诚的人潇洒自在,人格高尚。真诚像春天的明媚阳光,即使有的地方普照不到,也会把温暖辐射到那里。

    ③缺乏真诚,心灵里会生长芥蒂与隔膜,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没有真诚,生活会失去美好,变得虚伪与沉重,社会里也将失去纯真与同情。向往真诚而不知其内涵的人,将永远无法做到真诚。只知真诚却在行动上另是一套的人,只是在关键时期用它来伪饰自己的言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真诚,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也不是真诚。真诚需要望我,需要付出,只有思想上达到并保持一种毫无顾虑、毫无压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时,方能自然流露真诚。这犹如青春对于人生,只有心中的“天线”不断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哪怕古稀高龄还能年轻,因为他思想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④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而今有多少人,虽然很会使用“外交辞令”,却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⑤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真诚是奋斗中的一叶风帆。

    ⑥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提出了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真诚”的观点,接着具体阐释什么是真诚,然后进一步论述了怎样做到真诚。

    B.第四段中“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一句,揭示了真诚与金钱互不相容的对立关系。

    C.作者在第三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的观念。

    D.本文观点鲜明,感情充沛,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

    (2)第四段引用杜甫和范仲淹诗文中的名句论证了什么?

    …………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首先根据病句类型来判断括号中病句类型的说明是否正确,再判断修改是否正确。D改为“足足”依然是病句,应该删去“左右”。

    2.【答案】C

    【解析】“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心安理得”。

    3.【答案】D

    …………

    教学资源网七年级下册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4429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5,661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