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预测卷03(统编版2024)

    2025-08-24 23:27:51 5441次浏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预测

    历史试卷03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预测卷03(统编版2024)

    卷Ⅰ(选择题共40分)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预测卷03(统编版2024)

    一、学年下学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年级拟预每小题2分,期历共40分。史期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预测卷03(统编版2024)

    1.时间的末模车轮又轧出了同样的辙痕,这个朝代与秦朝是测卷那么惊人的相似。一样的统编气吞万里如虎;一样的千古江山、尽归一姓;一样的学年下学雄才伟略、创制颇多;一样的年级拟预残暴,好大喜功;一样的期历二世而亡。”这个朝代是史期( )

    A.北朝 B.北周 C.隋朝 D.唐朝

    2.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末模“运漕商旅,测卷往来不绝”,统编“自是学年下学天下利于转输”。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开通( )

    A.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B.有利于南北经济交流

    C.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 D.有利于隋朝的长治久安

    3.唐朝初期,在宫城西开设“文学馆”,延纳杜如晦、房玄龄等四方文士,并与之讨论文献,商略古今。“文学馆”的设置折射出唐初( )

    A.注重文教 B.虚心纳谏 C.重文轻武 D.广纳贤才

    4. “及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其后禄山子庆绪及史思明父子继起,中国大乱。”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导致( )

    A.隋朝的灭亡 B.唐朝由盛转衰 C.辽、宋并立 D.开元盛世局面

    5.关于《步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步辇图》描绘了吐蕃使者朝见唐玄宗,请求和亲的情景

    ②《步辇图》是唐朝时期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

    ③《步辇图》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步辇图》是汉藏两族友好的历史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哈佛中国史》是一套六卷本的丛书,记述了从秦到清的中国历史,六卷分为“秦汉、南北朝、唐朝、两宋、元与明、清朝”。结合所学指出以下哪一卷是记述唐朝历史的( )

    A.《早期中华帝国》 B.《分裂的帝国》

    C.《世界性的帝国》 D.《儒家统治的时代》

    7.在绘制盛唐气象主题历史手抄报时,某同学选择了下列素材,该同学侧重于展示盛唐( )

    ①来自波斯的马球 ②来自西域的胡炫舞 ③ 由印度传入的《霓裳羽衣曲》

    A.发达的交通 B.繁荣的经济 C.清明的政治 D.兼容并包的文化

    8.宋辽两国在白沟河两岸互设贸易场所,其中,辽国购买大量北宋的茶叶、丝绸、瓷器等。据史料记载,北宋每年从宋辽贸易中盈利80万两以上,远多于给辽国的岁币数量。从材料可推测出( )

    A.宋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B.榷场收入是北宋最重要财源

    C.北宋相比辽更具军事优势 D.辽是北宋唯一的贸易对象

    9.下列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元朝统治者从西藏的地区特点、宗教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在中央政府内设置了释教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军政事务,后“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而更名。这一行政机构更名后应是( )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御史台 D.宣政院

    11.下图是宋元泉州城市平面布局示意图,据图可知( )

    A.宋元泉州城中佛教寺院众多 B.宋元泉州城市布局整齐划一

    C.宋元泉州市舶司的地位最高 D.多元文化汇聚并存和谐共处

    12.据《宋史》记载,宋代有27人获得科技奖励,或树碑立传,或加官进爵;还将一些民间科技研究者列入“赐处士号”的序列,给予一定的国家补贴。由此可见,宋朝( )

    A.科技发展领先世界B.中外科技交流频繁C.政府重视科技创新D.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13.传统中国王朝中,皇帝主掌礼仪象征帝国理念,宰相统领百官处理具体政务。明太祖朱元璋却废除了宰相制度,规定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这一变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六部执行政务的效率 B.消除对皇权的潜在威胁

    C.避免外戚与宦官干预朝政 D.皇权与相权的共治到分治

    14. “张居正禁止书院讲学,‘尽改天下书院为公廨’,毁禁书版数千。”这反映出改革的何种历史定位( )

    A.推动思想启蒙运动 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保守性

    C.促进宗教改革传播 D.保护文化遗产传承

    15.农民起义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形式。下列内容中,推翻了当朝统治的农民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6.文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即在各个历史时期,西藏的文化和文明都与祖国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藏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以下文物可以证明( )

    七世达赖金印 驻藏大臣令牌 金奔巴瓶

    A.清朝政府只掌管了西藏地方军务 B.达赖活佛转世灵童可以不经清廷批准

    C.驻藏大臣全权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D.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17.清代中前期,经康、雍、乾三代经营,形成了由川、青、滇入藏的三条大道。在这三条入藏大道上,设有台站,并派兵驻守、巡查,以利交通。上述措施( )

    A.根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进一步削弱了君主专制

    C.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 D.阻碍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18.据史书记载,康熙皇帝曾用10余年时间,反复试验,培育出早熟的优良稻种“御稻米”。此举( )

    A.促进了社会对农业的重视 B.解决了我国北方饥荒问题

    C.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D.标志着古代农学发展到顶峰

    19.历史图片作为一种凝固的历史记录,能够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下列图片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的生产工具B.独特的陶瓷艺术C.高超的手工工艺D.先进的科技成就

    20.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创作成就显著,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多关注普通民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摒弃了过去以帝王将相作为主要刻画对象的文学创作主体,转而将商人、工匠、屠夫等作为创作中心。这反映了当时( )

    A.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D.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卷II(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第21题9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2分;共60分)

    21.唐朝前期,社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组织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劳动人民还发明了连筒、筒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贞观初年,全国户数约300万,到开元末年,全国户数已超过841万。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4分)

    (2)某班级将举办主题为“大唐盛世”的历史图片展。材料二是同学们为展板设计搜集到的图片。请你从图2-图5中任选一幅图片,参照图1示例,分别为其撰写解说词。(4分)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1分)

    22.纵观历史,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3页

    材料二 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人们注意到唐代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出现文化昌盛的情况,认为唐代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一是唐代的社会文化能条贯、折中数百年的遗产,二是能兼容并包地摄取其他民族甚至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它们对唐代中国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方面。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宋太祖为了根除唐末以来武将跋扈地方的弊病,选派文臣担任州一级长官,称知州,取代不通治道的武将。为了限制知州的权力,在州一级设置通判一职,通判的权力很大,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确立的意义。(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唐代是一个“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太祖政治统治的措施,并说出宋太祖“选派文臣担任州一级长官”的原因。(4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2分)

    23.唐宋时期是我国科技文化、社会生活、对外交往等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李老师以“唐宋气象”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14分)

    任务一【欣赏诗画·彰显文化底蕴】

    (1)一组同学搜集到下列图片,准备对其进行介绍,请简述其被纪念的理由。(4分)

    任务二【解读史料·体会社会风气】

    (2)简述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历史现象。这些现象体现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貌?(4分)

    女性与男性一起参与对弈、拔河、击球、打猎、观竞渡(龙舟比赛),与文人墨客唱和。公孙大娘的剑器,雄健绝伦,一舞动四方;王大娘的顶竿,令人叹为观止,她们和男性共同创造了盛唐文明。

    ——李城《盛唐社会风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任务三【阐述史事·见证对外交往】

    (3)请从下列关键词中任选三个,结合所学以唐朝对外交往为主题自定题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遣唐使、留学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大唐西域记》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与秦朝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气吞万里如虎;一样的千古江山、尽归一姓;一样的雄才伟略、创制颇多;一样的残暴,好大喜功;一样的二世而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隋炀帝即位后,修建贯通南北大运河,国力达到极盛。然而由于暴政,激发了社会矛盾,隋朝由盛转衰,引发隋末民变,二世而亡。因此隋朝与秦朝相似,一样的二世而亡,C项正确;北朝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B项;唐朝并非二世而亡,题干内容不符合唐朝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 B

    …………

    教学资源网七年级下册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预测卷03(统编版2024)https://www.0516ds.com/102072.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0,954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频选择题50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无答案)

    2023年常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