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盐城市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5-08-24 21:50:46 5486次浏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检测

    语文试卷

    盐城市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盐城市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1.答卷前,盐城月考语文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市景山中试题姓名、学学学期析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年年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第次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含答

    盐城市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作答选择题时,案解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盐城月考语文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市景山中试题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学学学期析再选涂其他答案,年年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第次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含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案解先划掉原来的盐城月考语文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用诗文原句填空

    ①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沁园春·雪》毛泽东)

    ②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③三年谪宦此栖迟, 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⑤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⑥祸兮福之所倚,____________。《老子》

    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蕴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富有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⑧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诗人内心愁苦、无所适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时光不可逆,历史的长河中,那些灿烂的生命,那些可以liáo原的精神,已在大地上栖息流转。他们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如同大浪淘洗后的金沙,闪耀着振撼人心的光芒,万古长存!回首昔日前景,那革命的峥嵘岁月历历在目;再看今朝,在伟大的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不断进取,毅然成为世界强国,而在这和平繁荣的背后,又是无数的腥风血雨,艰苦奋斗。而这些历史早已跨越时代永远的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前的落败,如今已是一片繁华;从前的水深火热,如今已是和平富强!吾辈身作后浪,更当不复盛世——永bǎo青春朝气,不断进取,前仆后继,承先辈所愿,建设伟大祖国!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liáo( )原 ②永bǎo( )青春 ③前仆后继 ( ) ④峥嵘(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 )改为( ) ( )改为(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 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象已荡然无存。

    C.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绿色出行工具,“共享单车”受到了广大居民青睐。然而,蓬勃发展的背后,诸多社会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B. 《英雄组曲》是席慕蓉最新出版的长篇诗作,该作品主要利用《蒙古秘史》中的题材,对成吉思汗的事迹做了史诗般的描述。

    C. 国家速滑馆拥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智能化的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赛管理和场馆管理系统,是名副其实的智慧化。

    D.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蒋海澄长诗《大堰河——我保姆》,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也是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

    B. “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C. “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威胁还是推进全球减贫进程,中国都不断积累和贡献中国经验。”这个句子是一个假设复句。

    D.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个句子是一个因果复句。

    综合运用(8分)

    6. 自强不息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理想人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某校九年级二班正在开展“自强不息,坚强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认识“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本是功臣,却被流放;为国事而忧心,却壮志难酬;年老抱病,却谪戍边疆。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将烦恼抛开,去干实事。他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支持修建了不少工程,惠及一方。

    材料二 柳州有一种风俗,用子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没收。柳宗元被贬柳州后,便改掉这项风俗,并植树、打井、兴办教育,改善民生。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

    (2)[寻找人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自强不息的人,他们都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举出一个人物并说说他们的故事。

    (3)[矫正观点]小明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庭条件非常好,上下学都是车接车送。他认为:现在条件这么好,没必要过于自强自立,要享受生活。你作为班长,应该怎样劝说他?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溯·文化渊源】

    阅读古诗文,探究古典意象“登高望远”。

    沁园春·雪(节选)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材料一】

    登高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材料二】

    重修望海楼记

    范敬宜

    予先祖范文正公曾为西溪盐官,而滕子京为泰州海陵从事,尝把酒赋诗,以相酬酢。公有“君子不独乐”等句,其“先忧后乐”之意,已呼之欲出。历二十余载,乃有《岳阳楼记》问世,发浩音于四海、振遗响于百代。

    城东南有楼,名曰望海,始建于宋,为一郡之大观。历代名贤,多唱和于比。故前人称斯楼为“吾邑之文运命脉”,洵非虚语。元明以降,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岂楼之兴废,或亦有关国运之盛衰乎?今逢盛世,遂有重修望海楼之举。

    予登乎望海一楼,凭栏远瞩,悄然而思: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望其澎湃奔腾之势,而思何以应之:望其浩瀚广袤之状,而思何以敬之;望其吸纳百川之广,而思何以效之。嗟夫,望海之旨大矣,愿世之登临凭眺者,于浮想之余,有思重建斯楼之义。是为记。

    [注]1范敬宜:范仲淹二十八世孙。2西溪:盐城东台境内。

    7.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朝晖夕阴( ) (2)沙鸥翔集( )

    (3)凭栏远瞩( ) (4)而思何以效之( )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岂楼之兴废,或亦有关国运之盛衰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 根据相关提示,补全下面表格内容。

    (1)原句:_____

    (2)赏析:_____

    11. 《重修望海楼记》与《岳阳楼记》同是登临之作,比较两文写作意图的不同。

    12. 结合课内阅读篇目和两篇课外链接材料,探究古人“登高望远”抒发的情感有哪些。

    (二)【谋·教育发展】(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手机依赖症”

    【事件回放】

    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摘自互联网)

    【调查统计】

    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

    参加聚会

    (摘自互联网)

    【网友声音】

    安娜: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不是拿起筷子一尝美味,而是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博;吃饭时,一只手动筷子一只手按着手机键盘。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木棉: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生日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淘宝、游戏……没事儿的时候就想掏出来看看,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而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干。

    向日葵: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上班也没啥心思,一有空就会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而且还时不时看下有没有短信、未接来电什么的……

    野百合:最近手机玩得太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

    北方的狼:回家后,我一般都在网上,时尚、QQ、论坛、游戏……整天都与电脑面对面,工作是如此,娱乐更是如此。电脑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迷恋外面的世界,也无心与朋友聚会了。不能想象,没有电脑的日子将会怎样度过……

    (摘自互联网)

    【专家观点】

    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158分钟在手机上,远超全球平均值的117分钟。中国人每天摸手机150次,除睡觉的8~9个小时,平均每小时摸手机10次。这太可怕了。——王忠武

    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郁加凡

    “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病,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鲁春晓

    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毕爱红

    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孔屏

    (摘自互联网)

    13. 根据以上信息概括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14. 从文中的调查统计表中,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15. 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16.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哪些办法可预防“手机依赖症”?

    (三)【赞·文苑风流】(1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拔掉那颗蛀牙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⑪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⑫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⑬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⑭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⑮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7. 联系全文说说本文为什么以《拔掉那颗蛀牙》为题?

    18. 请根据故事情节概括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10个字以内)

    地位尴尬,滋生仇恨→_____→_____→回报亲情,收获快乐

    19. 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0. 选文是篇寓意深刻的小说,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

    (四)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然后完成下面的题目。(9分)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诗三百首》由明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

    B. 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在诗歌艺术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作品《飞鸟集》以形象化手法表现了诗人的宗教哲学思想。

    C. 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是因为他写过《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这三首长诗,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D.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这一肖像描写的是《水浒传》中武艺高强不骄矜,宅心仁厚不滥杀的林冲。

    22. 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1)本语段选自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据民间传说的故事编纂的第一部歌颂_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_(章节名),杨志奉命押运生辰纲途经_,被_劫走。(至少写两个人名)

    (2)选段内容表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三、写作(60分)

    23. 作文

    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家琦君在异乡面对自己酿就的春酒,也发出感慨: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正真的家醅呢?

    时光流逝,事实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参考答案

    1.①.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 露从今夜白 ③. 万古惟留楚客悲 ④. 肯将衰朽惜残年 ⑤. 鸡声茅店月 ⑥. 福兮祸之所伏 ⑦.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⑧.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⑨. 欲渡黄河冰塞川 ⑩. 将登太行雪满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识记。

    本题中“竞、惟、衰、茅、兮、祸、侧、畔、渡”的字形书写要正确。

    …………

    教学资源网九年级上册盐城市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60807.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7,434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