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16《曹刿论战》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2025-08-25 03:53:22 5272次浏览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专题16《曹刿论战》

    专题16《曹刿论战》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春秋左传注》,专题重点注释重点中考之课中华书局1990年版)。曹刿常识题目是论战编者加的。《左传》,文学问题文轮即《春秋左氏传》,译句预测言文又称《左氏春秋》,课后考语考点儒家经典之一,年中内文是复习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清查近人认为是专题重点注释重点中考之课战国时人所编。本文所写的曹刿常识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又称“长勺之战”。论战

    专题16《曹刿论战》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⑴〔师〕军队。文学问题文轮

    专题16《曹刿论战》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⑵〔肉食者)吃肉的译句预测言文人。这里指当权者。课后考语考点

    ⑶〔间〕参与。

    ⑷〔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⑸〔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

    ⑹〔以〕凭、靠。

    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⑻〔安〕指安身。

    ⑼〔专〕独自享有。

    ⑽〔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⑾〔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⑿〔遍〕遍及,普遍。

    ⒀〔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⒁〔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⒂〔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⒃〔加〕虚夸,夸大。

    ⒄〔信〕实情。

    ⒅〔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⒆〔孚〕使信服。

    ⒇〔福]赐福,保佑。

    (21)〔狱〕指诉讼事件。

    (22)〔察〕明察。

    (23)〔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24)〔忠之属也〕(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25)〔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26)〔属〕类。

    (27)〔可以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8)〔从〕跟随。

    (2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

    (30)〔鼓之〕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之,起补足音节作用。

    (31)〔败绩〕大败。

    (32)〔驰]驱车追赶。

    (33)〔下视其辙〕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34)〔登轼而望之〕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35)〔既克〕战胜齐军后。

    (36)〔既〕已经。

    (37)〔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38)〔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

    (39)〔作〕鼓起。

    (40)〔再〕第二次。

    (41)〔竭〕穷尽。

    (42)〔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43)〔测]推测,估计。

    (44)〔伏]埋伏。

    (45)〔靡]倒下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答案】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⑵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答案】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⑶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答案】小的恩惠不能够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

    ⑷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案】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品,我不敢夸大数目,一定按照实情报告。

    ⑸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答案】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案】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够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答案】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⑻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答案】他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⑼夫战,勇气也。

    【答案】作战,靠的是勇气.

    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案】第一次击鼓能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

    ⑾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案】敌方士气穷尽,我方士气正旺盛,因此能够战胜他们。

    ⑿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答案】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他们的情况。

    ⒀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答案】怕他们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轮印混乱,看到他们的战旗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一、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并据此复述课文。

    二、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三、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体会其古今意义的不同。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五、课文篇幅不长,却展示了曹刿多方面的品质。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③,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④,悉更约束⑤,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⑥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奢:赵奢,赵括的父亲,赵国大将。难:驳倒。③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④廉颇,赵国大将。⑤悉更约束: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的约定。⑥卒:步兵,士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肉食者鄙( ) ⑵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⑶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 ⑷秦悉坑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符号给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的语句断句。(划两处)

    而 绝 其 粮 道 分 断 其 军 为 二 士 卒 离 心

    4.阅读甲、乙文段,你认为曹刿与赵括在用兵之道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_______(2)小惠未徧_______(3)忠之属也_______(4)一鼓作气_______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皆以美于徐公 B.战则请从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公问其故 其如土石何 D.惧有伏焉 且焉置土石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入见与庄公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白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B.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文章剪裁别具匠心,详写作战,略写论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文章塑造人物鲜活立体,庄公虽谋略平庸,但是知人善用、勤政爱民。

    5.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鲁恭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牟: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那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阴:暗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又何间焉_______ (2)阡陌 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各有一句话体现了执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又何间焉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①忠之属也 ②属引凄异

    C.①战则请从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①故逐之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肉食者谋之 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①可以一成 ②以君之力

    C.①战于长勺 ②所患有甚于死者

    D.①登轼而望之 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必以情 览物之情

    C.小惠未徧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D.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登轼而望之 学而不思则罔 B.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

    C.何以战 无从致书以观 D.乃入见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5.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咨臣以当世之事 B.肉食者谋之 则汉室之隆

    C.躬耕于南阳 受任于败军之际 D.其乡人曰 其如土石何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

    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

    参考答案

    一、请见→论战→ 参战→释疑

    二、1.是政治上取信于民:鲁庄公和曹刿的战前对话说明曹刿的军事思想是以民心向背为基础的。2.是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曹刿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很快就扭转了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关系,结果一举溃敌。取胜之后,曹刿并不追击,深知兵不厌诈之道,唯恐中了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表明他在极善用计的同时,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防备对方运用计谋。曹刿在战争中可谓是知己知彼,运筹帷幄。

    …………

    教学资源网中考专题16《曹刿论战》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https://www.0516ds.com/70584.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8,315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专题10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第01期)

    专题05 概括人物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01 理解诗歌意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14 句子排序(真题闯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押题13 《笑对挫折》《追赶》《文学梦,我的梦》《我的青春行记》《终于迈出那一步》-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精选多主题范文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