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4升华和凝华-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培优专题训练

    2025-08-24 21:20:30 9264次浏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培优专题训练汇总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培优专题训练

    2.4升华和凝华-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培优专题训练

    2.4升华和凝华

    2.4升华和凝华-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培优专题训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2.4升华和凝华-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培优专题训练

    1.雾、升华露、和凝华学冰、年年雪是理上练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下列关于雾、册同露、步培冰、优专雪的题训物态变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雪——升华——放热 B.冰——凝固——吸热

    C.露——液化——放热 D.雾——汽化——吸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雕作品日久变细小这是升华现象

    B.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C.棒棒糖放进嘴里后会慢慢消失这是升华现象

    D.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热

    3.《中国诗词大会》是通过对古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重温诗词之美,升华感受诗词之趣的和凝华学节目,从古人的年年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理上练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册同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步培形成是凝华放热

    B.“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优专形成是凝固吸热

    C.“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

    D.“暖冰融雪浸疏梅,养住春风细细开”——雪的消融是熔化放热

    4.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5.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

    6.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是因为钨经历了先 _____后 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7.冬天草叶上霜的形成是 _____现象,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时间长了会消失,发生的是 _____(均选填物态变化的种类)。

    8.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9.小明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内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形成的,寒冬,若将坐满了乘客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会 ____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玻璃的 _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

    10.如图所示,在试管底部放入少量的固态碘,用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将试管底端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底部的碘_______(选填“增多”、“不变”或“减少”),此同时橡皮塞及其附近的试管壁上出现了固态的碘,逐渐增多,试管中没有紫色小液滴或液体流动。这说明试管底部的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选填”熔化”或“升华”),在此过程中固态碘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2.如图,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玻璃杯中,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小明由此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干冰凝华形成的水蒸气 B.“白气”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D.“白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3.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

    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

    4.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

    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

    5.夏天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会产生固体(如图),这固体产生的原因是( )

    A.液态水放热升华 B.液态水放热凝固

    C.液态氮吸热凝固 D.液态氮放热凝华

    6.如图所示是粤北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雨夹雪时气温一定是0℃以下 D.当天夜里的温度最高可达5℃

    7.如图所示分别是物质三态(气、液、固)的分子模型图,某物质由图A所示的状态变为图C所示的状态需要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8.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将发生______现象。小王认为图甲中的碘蒸气是先熔化后汽化形成的,你认为小王的猜想对吗?______,理由:______。小王在甲烧杯中放入干冰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则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二氧化碳/水蒸气)。

    9.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体而不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盛有碘的烧杯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上网查阅得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请分析这两个实验方法中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更合理.

    如图乙中,实验不久,就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_______且出现_________色的碘蒸气,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说明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热量.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如图所示是一种从空气中制水的设备,温度较高的空气被吸入到温度较低的铜管中,其所含的水蒸气在铜管中冷凝成水。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

    2.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3.在北方的冬天,湿度较大的清晨会看到雾淞,形成雾淞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

    4.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凝华现象

    B.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C.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断汽化,需要吸热

    D.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5.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是利用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水滴,当小水滴遇到寒冷的外部空气 ___________成小冰晶。自然降雪是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 ___________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飘落大地。(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6. 2022年4月16日,“天宫一号”的三位宇航员乘坐返回舱回到了地球。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外包裹的烧蚀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烧蚀材料发生上述变化的过程中会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舱内保持合适的温度,保障了宇航员和设备的安全。

    7.深秋早晨草地上出现的霜是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它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_热。

    8.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形成的.

    …………

    参考答案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 C

    【详解】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A错误;B.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正确;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故选C。

    …………

    教学资源网八年级上册2.4升华和凝华-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培优专题训练https://www.0516ds.com/5712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7,047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1.1声音是什么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含答案解析)

    专题03 光现象-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用)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共2课时)-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PPT课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及练习汇总

    常州市武进区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