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考点15 课内文言文《马说》-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统编版部编版)

    2025-08-24 21:13:54 8395次浏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

    考点15课内文言文《马说》

    考点15 课内文言文《马说》-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统编版部编版)

    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过关情况____________

    考点15 课内文言文《马说》-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统编版部编版)

    (一)识记注释

    考点15 课内文言文《马说》-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统编版部编版)

    世有伯乐,考点课内然后有千里马。文言文马文下千里马常有,说学识盘①而伯乐不常有。年年②故③虽有名马,册考

    ①而:表转折,点知点统但是编版部编版。②故:所以。考点课内③虽:即使。文言文马文下

    ①祗②辱③于④奴隶人之手,说学识盘⑤骈死于⑥槽枥之间,年年不⑦以千里称也。册考

    ①祗:只,点知点统仅。编版部编版②辱:(受)屈辱。考点课内③于:在。④奴隶人:奴仆。⑤骈(pián)死:(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⑥槽枥:马槽。⑦以……称:以……著称。以,凭。

    马之千里①者,②一食③或④尽粟一⑤石。⑥食马者不知⑦其能千里⑧而食也。

    ①……者:……的马。②一食:吃一次。③或:有时。④尽:吃尽。⑤石:容量单位。⑥食(sì):同“饲”,喂。⑦其:指千里马。⑧而:表承接。

    ①是马也,②虽有千里之③能,④食不饱,力不足,⑤才美不⑥外见,⑦且⑧欲与⑨常马⑩等⑪不可得,

    ①是:这。②虽:虽然。③能:才能。④食:吃。⑤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⑥外见: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露、表现。⑦且:犹,尚且。⑧欲:想要。⑨常马:普通的马。⑩等:等同,一样。⑪不可得:做不到。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①安:哪里,怎么。

    ①策之不②以其道,食之不能③尽其④材,⑤鸣之而不能⑥通其意,

    ①策之: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②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③尽:竭尽。④材:同“才”,才能、才干。⑤鸣:马叫。之:音节助词,不译。“食之”与“策之”中的“之”都指代千里马。⑥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明白。

    执①策②而③临之,曰:“天下无马!”④呜呼!⑤其真无马⑥邪?⑦其真不知马也!

    ①策:名词,马鞭。②而:连词。③临:面对。④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⑤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⑥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⑦其:代词。

    (二)识记译句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相关问题

    1.主题:通篇用的是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说》中的五个“也”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不”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真题检测

    (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见异思迁

    B.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 临危不惧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初极狭,才通人 中通外直

    D.策之不以其道 道听途说 益慕圣贤之道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的散文作品善于通过虚词的运用表情达意。选文中的五个“也”字,也是如此。请任选两处,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

    ㅤ【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②也。将军宜枉驾③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②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③枉驾:屈尊,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枉,委屈,驾,车马。

    A.然/后有千里马

    B.故/虽有名马

    C.将军岂/愿见之乎

    D.不/可屈致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马之千里者/将军宜枉驾顾之

    C.才美不外见/徐庶见先主

    D.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而是作者借说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B.【乙】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奉迎、为人谨慎的性格特点。

    C.【甲】【乙】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说理深刻,论证有力,情感鲜明。

    D.【甲】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乙】文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和礼贤下士。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是先主遂诣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越石父①贤,在缧绁②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③赎之,载归。弗谢④,入闺⑤。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⑥,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⑦,何子求绝之速也?”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⑧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 寤四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越石父:齐人。②缧绁(éè):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③骖: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 ④谢:告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⑤闺:内室。⑥懼(jué)然:惊异的样子。⑦厄:困苦,灾难。⑧诎(qū): 同“屈”,委屈。⑨信:同“伸”,伸展。⑩感寤:有所感而觉悟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策之不以其道。策:___________ (2)越石父请绝。绝: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晏子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识记注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①而伯乐不常有。②故③虽有名马,

    ①而:表转折,但是。②故:所以。③虽:即使。

    ①祗②辱③于④奴隶人之手,⑤骈死于⑥槽枥之间,不⑦以千里称也。

    ①祗:只,仅。②辱:(受)屈辱。③于:在。④奴隶人:奴仆。⑤骈(pián)死:(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⑥槽枥:马槽。⑦以……称:以……著称。以,凭。

    …………

    教学资源网八年级下册考点15 课内文言文《马说》-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统编版部编版)https://www.0516ds.com/7645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8,806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2025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PPT课件(统编版)

    专题08 古诗文阅读-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病句修改、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统编版)

    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名校闯关梳理卷》

    《骆驼寻宝记》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