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专题29《大道之行》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2025-08-24 17:27:17 5346次浏览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专题29《大道之行》

    专题29《大道之行》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1.《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礼运》。专题之行重点注释重点中考之课《礼记》,大道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文学问题文轮是常识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译句预测言文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课后考语考点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年中内文共四十九篇。复习《礼运》是清查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专题之行重点注释重点中考之课古代指政治上的大道最高理想。

    专题29《大道之行》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2.《礼记》是文学问题文轮儒家五部经典之一。

    专题29《大道之行》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五经”包括:《诗》、常识《书》、译句预测言文《礼》、课后考语考点《易》、《春秋》。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⑴[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⑵[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⑶[选贤与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⑷[贤]指品德高尚。

    ⑸[能]指才干出众。

    ⑹[与]同“举”。

    ⑺[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⑻[修]培养。

    ⑼[不独亲其亲]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

    ⑽[不独子其子]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第二个“子”指子女。

    ⑾[有所终]有终老的保障。

    ⑿[有所用]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⒀[矜]同“鳏”,老而无妻;

    ⒁[寡]老而无夫;

    ⒂[孤]幼而无父;

    ⒃[独]老而无子;

    ⒄[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⒅[者]……的人。

    ⒆[分]职分,职守。

    ⒇[归]女子出嫁。

    (2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2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

    利。

    (23)[谋闭而不兴]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24)[乱贼]作乱害人。

    (25)[作]兴起。

    (26)[外户而不闭]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

    (27)[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28)[闭]用门闩插上。

    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答案】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案】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⑶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答案】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⑷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答案】要使老年人能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⑸男有分,女有归。

    【答案】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⑹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答案】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⑺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答案】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答案】这要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不会有人盗窃财物而作乱害人。

    ⑼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答案】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

    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3.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乙)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兼爱》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

    B.不独亲其亲,不独于其子。(父母亲人)

    C.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

    D.家之与家之相篡。(掠夺)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其中对人才的选拔有什么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甲乙两文的描写,你对“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①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②,四不孝也;好勇斗很③,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节选自《孟子·离娄下》)

    注:①从:同“纵”。②戮:羞辱。③很:今作“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2)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________

    (3)惰其四支__________________(4)私妻子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样是( )

    A.《礼记》由西汉戴圣对战国至秦汉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B.甲文所描述的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

    C.甲乙两文都有采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条理分明,节奏和谐。

    D.乙文“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断句是错误的。

    4.请在甲文中找出写“孝亲敬老”的句子。结合甲乙两文,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孝亲敬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 (2)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

    (3)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 (4)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面的句子。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讲信修睦(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 D.是谓大同(大家一样)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所恶有甚于死者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弗学,不知/其善也 B.教/然后/知困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故/外户/而不闭

    …………

    参考答案

    【答案】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补充:

    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答案】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教学资源网中考专题29《大道之行》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https://www.0516ds.com/70694.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8,341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专题10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第01期)

    专题05 概括人物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01 理解诗歌意象-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点拨及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14 句子排序(真题闯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押题13 《笑对挫折》《追赶》《文学梦,我的梦》《我的青春行记》《终于迈出那一步》-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精选多主题范文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