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08-24 23:32:11 3356次浏览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七年级历史2024年1月

    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常州为开卷书而考试,市学试卷可查阅所带资料,年年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学期析考试时间60分钟,期末满分100分,历史请在规定范围内答题。含答

    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案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常州每小题3分,市学试卷共45分。年年在每小题列出的学期析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期末(不使用答题卡的历史学校,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1.榫卯,含答是利用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连接的木构件工艺。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榫卯木构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这项技术( )

    A.制作精美瓷器 B.制作青铜农具

    C.建造干栏式房屋 D.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2.我国古代传说:神农“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

    A.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反映原始农业的产生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3.“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

    A.王位世袭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4.商周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其代表文物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商鞅铜方升 C.司母戊鼎 D.五铢钱

    5.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效仿。这说明春秋时期( )

    A.青铜器用于祭祀 B.战事连绵 C.郑庄公享有特权 D.王室衰微

    6.它是一座综合性水利工程,它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年来一直发挥巨大的作用,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主持修建这一工程的是( )

    A.管仲 B.班超 C.李冰 D.晁错

    7.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图中字母处应填的朝代是( )

    A.战国、三国 B.战国、西汉 C.西汉、三国 D.西汉、西晋

    8.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

    A.以农为本 B.戒奢从简 C.兴修水利 D.重农抑商

    9.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反腐败文化底蕴。历史上,光武帝刘秀推进反腐败的措施是( )

    A.主张无为而治

    B.在中央首创设立御史大夫

    C.建立刺史制度

    D.加强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10.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下列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卫温到达夷洲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盐铁官的设置 D.丞相的设置

    11.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的医学成就。其中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医学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九章算术》

    12.《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下列史事在该书中能查阅到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三国鼎立 C.王与马,共天下 D.八王之乱

    1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规方法。下列示意图正确反映了三国鼎立形势的是( )

    14.下列关于古代史上重大战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巨鹿之战是刘邦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

    B.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赤壁之战奠定了西晋统一的基础

    D.淝水之战后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刘渊自称是刘邦后裔、胡夏赫连勃勃自认为是夏启后裔,他们主动学习中原文化和典章制度;汉族中也流行北方民族的短衣打扮。这反映了当时( )

    A.边境贸易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边疆地区经济发达 D.民族交融加强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4分,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吕思勉《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2)史料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片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分别反映了秦始皇实行的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武帝“用主父偃之计”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17.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的生产方式与以往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利用铁器和畜力进行农业耕种的方法越来越普及。从事农业的生产者能够耕种的土地面积也急剧增加。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二册)》

    材料二: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汉)王充《论衡》

    材料三:(他)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生产方式的变化在中国古代出现于何时?据材料指出,当时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材料一有何关系?结合所学,概述“商鞅相孝公”的历史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全面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据材料指出这些措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探究,概括以上改革的共同历史作用。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25分。

    18.某校七年级同学走进常州方志馆,借助常州地方历史文化来探究古代历史。请协助他们完成探究。

    第一组【先秦智慧】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被孔子尊为“延陵君子”。

    为深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文字史料:

    材料一: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

    孟子:提出“仁政”;提出“舍生取义”的思想。

    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倡导变法革新的思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2)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二中任意选取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三中选择对应的主张加以印证。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组【经济发展】东晋元帝时,晋陵内史张阎奏立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

    为了探究当时经济的发展,同学们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材料五: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4)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三组【科技文化】南北朝时,常州被称为“齐梁故里”,著名文学家萧统就出身常州。为领略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学们找到了下列邮票资料:

    (6)请选出上述邮票中能够反映南北朝科技成就的一幅(写图号),并结合所学对相关人物和成就作简要介绍。

    …………

    参考答案

    1.C

    【详解】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因此河姆渡人可能利用这项技术建造干栏式房屋,C项正确;河姆渡人还不会制造精美的瓷器,排除A项;河姆渡人不会制作青铜农具,排除B项;建造半地穴式房屋的是半坡原始居民,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可知,材料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神农就是炎帝,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B项正确;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涉及私有制出现,排除C项;材料内容是传说,并没有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排除D项。

    …………

    教学资源网七年级上册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www.0516ds.com/69447.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此资源是由本站注册会员上传,本站拥有版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及教学资料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本站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03476849@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学科相关内容教学,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534

    36,378,176

    1

    30

    2605

    20

    分享最新教育资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QQ群:1452310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频选择题50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无答案)

    2023年常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感谢提供

    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